秦汉栎阳城是战国时期秦献公、孝公时期的都城,也是秦末汉初塞王司马欣、汉王刘邦的都城,更是都于长安之前的汉王朝第一座都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2012年以来持续开展栎阳城考古工作所获成果报告的第一本,在全面整理秦汉栎阳城2012~2018
本书是对哲蚌寺壁画保护修复工作全面系统的总结,书中不仅详细记录了壁画的保护修复过程,而且以哲蚌寺壁画起甲病害为对象,分析其主要病害原因及其表面所用胶结材料,研究适合修复西藏起甲壁画所用的材料及工艺,对于西藏起甲壁画机理及其修复材料和修复工艺的研究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对西藏壁画病害的修复治理亦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对于保
《边疆考古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4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
天水古称“秦州”,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交通要道和商贸重镇,也是外来佛教较早传入中国内陆的地区之一,境内的石窟寺开凿和营建绵延千年不断,主要集中于北朝、唐宋和明清三个历史时期,迄今为止,在域内秦岭山区和渭河谷地仍保存有大小石窟30余处,是中国西北古代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BR》本书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较全面、系统地
宋朝尚古学者热衷于金石古器物及其拓片的收藏、鉴赏和著述,形成了集中体现宋朝崇古之风的金石学,深远地影响了当世及后世中国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如古文字学、书法、绘画、风俗和生活方式。本书以跨学科的方法探究宋朝尚古学者的金石学著述、士大夫的好古生活方式、朝廷仿古礼乐器的铸造以及民间仿古器的普及,再现了崇古之风熏染之下宋朝社会
2011年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乌兰木伦河流域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并于2013年和2014年对WI10地点进行了试掘。调查范围约1200km2,收获颇丰。调查共发现旧石器地点77个,采集石制品近2000件,试掘石制品357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工具和断块等。石制品原料主要为
《考古学集刊》主要刊登长篇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考古研究论文,以及有关科技考古的实验报告、论文等与考古学相关的学术性、资料性论著。本书是第26辑,分为三个板块,调查与发掘内容涉及安徽长丰县三江坝商代遗址、辽宁北票市南八家乡红村北山辽代壁画墓、宁夏宁东煤化工基地西夏遗址;研究与探索主要针对郑州市朱寨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存、中原与
本文集共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简报、学术论文等文章38篇,内容涉及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文物考古工作和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
本书全面整理、公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栎阳考古队1980~1981年开展秦汉栎阳城考古所得的所有发掘资料。通过集中整理,在《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已发表资料基础上,对1980~1981年秦汉栎阳城考古所得栎阳城遗址、东南墓区、太上皇陵的全部考古资料,在新的资料整理要求下开展全面梳理,在科学编排后,提供给考古学
本书为钓鱼城遗址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集,全面介绍了2004~2019年钓鱼城遗址田野考古发现、收获和认识,收录遗址概述1篇、调查报告2篇、发掘简报5篇、研究论文4篇和考古大事记1篇等共计13篇文章。本书作为钓鱼城遗址田野考古的阶段性成果和总结,相信对于钓鱼城历史文化、宋元(蒙)战争史、古代城址考古、古代建筑考古、科学技术
本书是作者从考古学的角度对明代藩王陵墓展开的研究专著。明朝实行皇子分封建藩制,除储君外的皇帝诸子年长后依制封亲王并辟藩府于外省,而后世代驻锡。由于子孙繁衍,支派众多,因而在各地遗留下大量的明代宗室成员墓葬,其中亲王陵墓的规模**,相应的历史、文物价值也**。明代宗藩墓葬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墓葬,在明代考古工作中属于常见的对
本书是对汉代壁画现有研究的全面梳理与系统总结,主要包括地上壁画文献的梳理、地下壁画的类型学研究以及壁画题材的类别、壁画的制作与工艺、壁画的功能等内容,并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汉代壁画深入、系统的艺术考古学研究:从学理上界定汉代壁画概念,科学地划分汉代壁画的类型,有效地解读汉代壁画的题材与类别,以及梳理汉代壁画的
新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次大规模考古发掘——辉县考古发掘的所在地。七十年来,新乡的考古成果、文物研究成果、地方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彰显了新乡灿烂的古代文明。新乡位于太行山东南麓与古黄河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文明化进程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夏商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
本书以西藏文物考古与古建筑为主要讨论对象,内容包括考古调查简报、专题研究、建筑勘查报告等,涉及考古、文物、古建筑、宗教艺术、古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较为集中的有关西藏文物考古信息与文化历史研究的成果。
为配合都兰哇沿水库工程建设,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受青海省文物管理局(现为青海省文物局)委托,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完成哇沿水库建设工程区域内的考古发掘工作。《BR》本次总发掘面积7695.5平方米,发现房址10座、灶43个、灰坑14个、墓葬26座、殉葬坑5座、寺院建筑基址1座,出土陶、石、铁、铜、木、琉璃
本书可定位为中国音乐考古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专著,为该学科研究的大纲或总纲。本书对构建中国音乐考古学基本学科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研究了中国重要音乐考古的发现和发掘成果,以认识中国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生活的真实面貌,总结得失,探索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本书以音乐考古学研究成果为史料基础,系统地构建了中国音乐断
《西部考古》是在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考古学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考古学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陕西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下,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
《青年考古学家(第2辑)》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在全院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编纂的学术年刊,收录青年学子的论文共计16篇,内容涵盖学理学史、考古研究、科技文保、博物珍藏、读书札记等方面。《青年考古学家(第2辑)》秉承严谨求实之学风,弘扬探索求真之精神,以期为业内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发布新思路、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
本书为1987-2016年14次对宝丰清凉寺汝官窑窑址考古发掘的成果展示,包括汝官窑的各类器物、器型,共分为“汝瓷之源”“青瓷典范”“汝窑遗绪”三个部分,以时间为脉络,详细梳理了从晚唐五代至宋金时期的代表性瓷器和窑具,图文并茂,展现了清凉寺汝官窑的独特魅力。本书以图引文,以文释图,分别从釉色、造型、工艺等角度,展示了汝
北岳庙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公元500—508年)。直至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00年)前,北岳庙一直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北岳恒山的场所。1982年2月23日,北岳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岳庙主体建筑德宁之殿是我国现存元代木结构中**的古建筑,也是五岳祭祀中规格**的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