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研究英美诗歌结构艺术的学术著作。本书以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为理论框架,从体裁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四种自由诗诗性的表现方式;从视觉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形式即内容的形式主义主张;从逻辑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诗歌内在的结构范式;从诗歌传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结构破格的特征与成因;从主题的角度出发,归纳了象征与意象的种类及特点。
田纳西·威廉斯以美国南方为背景,用诗歌般的语言塑造了许多充满悲剧色彩的南方淑女形象。对威廉斯来说,文学创作是一种逃避现实、超越时间的方式,他笔下的南方淑女同样选择了诗意的想象,试图挽留时间的脚步,构建理想的世界。笔者以威廉斯剧作中的南方淑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怀旧、异化、表演性、生存美学等文化视角,揭示她们在现代社会
二十世纪以来,对于亚文化群体来说,"声音"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声音已然成为了身份和权力的象征。有人甚至断言,二十世纪非裔美国小说对叙述形式的追求就是对声音的追求。本文以"声音"为题眼,主要考察20世纪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黑人女性小说家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如何选择有效的叙述策略在小说中建构了黑人女性
美国科学散文(sciencewriting)起源于17世纪的殖民地时期早期,18世纪末已产生了一些国际影响,19世纪取得了较大发展,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大战后出现了繁荣局面。它是科学和文学的联姻,主要描述对象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主要创作群体是有文学才华的科学家和有科学素养的普通作家,其篇幅有长有短,短的如科学随笔,
菲利普·罗斯的创作反映了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一系列局部战争等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矛盾冲突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他尝试用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以及后现代各种实验小说表现荒诞怪异的现实社会。从20世纪后期到新世纪初,罗斯的创作风格逐步转向一种新的现实主义,既擅长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又贴近社会现实。他
本书在每篇小说之前介绍了该篇小说的作者情况及创作背景,再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每篇小说的核心内容和主旨思想,让读者一目了然,对于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原文之后,编者还就每篇文章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读者就本篇文章阅读后进行深入地思考。每一部分均为英汉对照,本书可作为高校英语专业英美短篇小说课教材、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辅助教材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揭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用真实与虚构交织的文本,有效地表现了后现代人类经验,在解构、颠覆虚构世界的同时,重建一个承认差异,尊敬他者,可持续发展的真实的世界。多克特罗用多元变化的叙事技巧和多样杂糅的文本结构表现后现代左翼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制度,追求社会公正。德里罗的系列小说表现了美国消费主义、精神
拉丁美洲大陆富有神秘色彩。据说越是贫瘠的土地越能孕育非凡的著作,当代拉美文学亦真亦幻,波澜诡谲,千姿百态,每一部作品都绝对能带你进入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拉美并非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原发地,但它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却令世界瞩目。具有创新精神的拉美作家用自己带有浓郁加勒比地区特色的后现代主义创作风格,再造了一个
凯瑟琳·安·波特是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本书选择了波特全部26篇中短篇小说中的24篇和仅有的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语境下作者对这些女性人物性别身份的文学再现。这些语境包括即印第安原始文化、墨西哥社会变革、美国南方文
本书是对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1862-1937)的*部小说《欢乐之家》进行的详尽研究。首先是对该小说自出版以来的文献进行了历时性的、全范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女主人公命运与女性意识觉醒、社会阶层分化、城市发展等相融合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以期为该文本提供更为新颖的解读视角。该书中亦首次将以往评论家强调华顿作品中的
本书以美国当代非裔、亚裔、拉丁裔及印第安裔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从空间视角出发,运用列斐伏尔、巴赫金、巴巴等的空间理论,结合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化理论,对四大族裔小说所体现的空间与种族、性别及阶级权力关系、空间与身份认同等进行了较为系统、详细、深入的考察。在理论框架观照之下,以文本细节阐释见长。
创伤小说文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本书基于文化创伤理论,对创伤小说的三个记忆维度展开研究,即潜伏性、延迟性和反复性。首先,本书从文化创伤概念化和理论化切入,厘清创伤小说文类界定的问题。其次,本书通过研究希尔科、厄德里奇、吉尔曼、莱辛、豪、韦斯特、冯内古特和莫里森等作家的主要作品,探讨了这三个记忆维度的作用机制和相互
《奥古斯特·威尔逊<匹兹堡系列剧>的戏剧空间》是一部有关戏剧文学的研究作品。本书探索了奥古斯特·威尔逊《匹兹堡系列剧》中的多元化空间表征及其功效,总结了威尔逊塑造空间的艺术手法,从空间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威尔逊作品中地理、历史、黑白权力关系以及非裔美国人民族身份等文化空间问题,揭示了文本空间和现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分析黑人文艺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根源;第二章阐述黑人文艺运动在美国各地的发展情况;第三章对黑人文艺运动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进行分析解读;第四章阐述黑人文艺运动的思想内涵和伴随这场运动兴起的文学和艺术形式;第五章分析了黑人文艺运动的衰落原因及其转化;第六章剖析了黑人文艺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奥尼尔借助戏剧艺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用戏剧诠释人的伦理道德,拯救沉沦的灵魂。本书从"伦理"主题出发,借用伦理批评追索奥尼尔的伦理道德观:首先追问奥尼尔的道德忧患意识;其次追问奥尼尔的伦理思想渊源;然后探索其伦理思想的物化;再次追问奥尼尔超越时代的道德理想;*后探究奥尼尔的伦理叙事。 《尤金·奥尼尔戏剧伦理思想研究》运用
本书包含8册绘本,是由美国心理学会专家针对3-6岁儿童常见的情绪问题而打造的一套儿童情绪管理绘本,侧重培养儿童好习惯,包括洗澡、挑食、睡觉、便秘、不欺负别人、不拿别人东西、不嘲笑他人、敢于尝试等8个方面。在精彩的小故事中,让孩子体悟成长的大道理,不仅仅告诉孩子情绪是什么,如何疏解情绪,还告诉孩子以后遇到这种情绪烦恼该怎
在西方,文本与视觉的互动或文学的跨媒介改编是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再造模式,随着视觉文化发生转向,这种文化实践和文化现象成为重要的跨学科研究课题。本书以19—20世纪初期美国经典小说为对象,结合电影发展史及美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从跨学科视角考察20世纪以来美国经典小说跨媒介改编与传播情况。前四章对改编研究中的相关理
《成长帮帮忙》是美国心理学家精心打造的一套亲子绘本,包含生命教育、自控力培养、行为习惯、逆商教育、品格培养、情绪管理等方面,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的插图,简单易学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 本套书包含17册绘本,涵盖孩子成长中常见的问题,比如校园欺凌、被嘲笑、缺乏耐心、自卑、害怕、自私、乱发脾气、挑食、随
《庞德《三十章草》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构建了庞德《诗章》的赋格结构模式,对《三十章草》的女性形象做了系统的归类研究,对其中的典型形象做了具体分析。《庞德《三十章草》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概括了《三十章草》的全部151位女性,以及从其所属的历史、文化、生命3个维度划分了22种类型,对每个类型都做了系统的建构性探究。历史维度共1
本书从根植于犹太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后大屠杀意识”入手,对菲利普·罗斯“朱克曼系列小说”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解读,指出作为一个生长在美国的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创作具有较为深切的“后大屠杀意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其创作不仅表现出对犹太性的维系,更表现出对后大屠杀时代美国社会的后大屠杀话语构建趋向的反思,也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