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州白塔,原名"释迦佛舍利塔",是辽重熙十六年至重熙十八年(1047-1049年)间,辽兴宗耶律宗真为自己的生母章宣皇太后"特建"的。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了白塔天宫出土的一批珍贵的佛教法舍利,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天宫出土的文物和辽代佛教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将图片展示与研究文章相结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重庆市万州区下中村遗址的发掘报告。全书以时代先后为序介绍了该遗址新石器、商周、汉至六朝、唐宋、元明清时期遗存7次考古发掘的成果。本书为研究三峡地区新石器至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汉至六朝墓葬考古、唐宋至明清时期的市镇研究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对建立三峡地区新石器至明清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一定意义。
2012年8月~2013年4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海淀中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明代墓葬32座,清代墓葬86座和清代窑址7座,以及年代不详墓葬22座,其中包括迁葬墓1座,火葬墓1座。明代、清代墓葬及清代窑址都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保存较差,出土随葬品也比较简陋。墓葬出土器物包括陶器、瓷器、玉器、料器、骨器、玻璃器、金器
辉县路固汉墓群,是配合南水北调发掘的一处自西汉晚期到东汉中晚期的汉代墓地。共清理两汉时期墓葬140余座,出土铜镜100多面,其他铁器、银器、陶器、玉器等3000余件。这批资料,均有明确的考古背景,如出土环境、出土地点、共存遗物等,是不可多得的一批汉代墓葬资料。对这批汉墓资料的整理研究,可对豫北地区汉代墓葬制度研究提供重
阳翟故城位于河南省禹州市钧台街道办事处八里营村,是一处先秦至金元时期的遗址。2006~2007年配合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8046平方米,遗存以金元时期为主,并有少量西周至汉唐的遗迹、遗物。共清理墓葬、灰坑、窑、井、灶、路、沟等各类遗迹1000余处,出土陶、瓷、铜、铁、玻璃、骨、石器及钱币等遗物近2000
中国玉器概论
《西域考古与艺术》以时间为序,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在西域考古与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遗物所见古代冶金技术的传播、古代西域民族迁徙和重新分布对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影响、西域都护府遗址的发现,以及珠宝艺术与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全书以考古材料为依据,结合扎实的文献考证和实地踏查,对目前学界存在争议的一些学
鲁山段店瓷窑址始烧于唐,历经宋金,延续至元代,是河南地区有代表性的古代瓷窑之一。《鲁山段店窑遗珍》收录的陶瓷器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鲁山段店窑的出土瓷器和窑具,二是平顶山博物馆收藏段店窑瓷器和鲁山杨南遗址出土陶瓷器,三是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历年收集的段店窑陶瓷标本。计收入唐代、北宋、金代和元代陶瓷
《西部考古》是在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考古学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考古学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陕西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下,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联合编的学术半年
本书共收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17篇。丹江口库区是长江、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重要过渡地带,考古发掘表明,这里保存着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时代文化遗存。《BR》本书作为湖北丹江口库区第六部考古报告集,将为该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是介绍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主要描述了遇真宫遗址的单体建筑形制和整体建筑布局,并对遗址内出土的大量明清时期文物进行描述和分类;*后根据相关资料对遇真宫的整体建筑布局、历史功能进行总结和分析;文后附录编入了相关的碑刻研究、材料分析等论文及相关历史文献。本书对明清时期考古、建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无
《文明曙光原始社会时期/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丛书》是对陈列主题的深化和扩展,旨在向读者展示史前中原文化更为深广的内涵。全书以中原史前文化发展脉络为主线,分为《概述》《走出蒙昧——旧石器时代》《华彩乐章——裴李岗文化》《斑斓华夏——仰韶文化》《文化交融——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与屈家岭文化》《走向文明——河南龙山文化》六大部分
本书通过文物考古研究,并结合文献资料的记载,肯定了从北部湾出发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客观存在。广西北部湾地区汉代经济的新发展,正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来自中原地区的“黄金杂缯”等发明创造传播到了东南亚、南亚等地,并且把海外生产的“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等物品交换回来。同时,也向海外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广西北部湾
《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分布时空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在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支持下,利用多种空间信息技术,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环嵩山地区早期(9000aB.P.—3000aB.P.)聚落空间分布的规模—等级、传承模式、文化交流、总体形态的具体特征与演化模式进行细致分析,以此对区域早期聚落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及其演化进行归
《中国玉器年鉴(2017)》从事件到人物、从文化到理论、从作品到审美、从材料到价格、从企业到市场,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地总结了2016年中国玉器行业的全貌。
在全球有70余年历史的员工帮助计划历久弥新对健康组织构建的重要价值,以及对员工高效工作西周“非对扬王休”铭文是指颂扬对象为上级职官、宗君、地方诸侯、贵妇及先辈等的铭文,是西周铜器铭文中一种内容独特且学术价值彰显的特殊铭文,对深化铜器铭文与西周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西周非对王杨休铭文研究》在全面考察迄今所见的商周铜器铭文
金石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从宋代开始,金石学作为一种精深的学问,成为学者们孜孜钻研的学术内容之一。就现在学术研究而言,金石学对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碑刻学、古代汉语、古代音韵、文物学、考古学、艺术等都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作用。本书系对宋代至清末金石类文献(共计93种1368卷,其中宋代20种223卷,元代2种1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