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共8章。介绍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重污染的成因与来源,分析了七大重点行业及领域的排放现状并提出了强化管控方案,阐述了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技术体系、差异化的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建立了区域空气质量调控技术与决策支持平台,提出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时
尘肺病防治是我国重要而紧迫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为了指导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合作,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牵头编写本指南。针对我国尘肺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指南从识别工作场所粉尘危害、工作场所通用的防尘控制措施、工作场所防治粉尘危害的管理措施以及工会主要参与途径等4个方面,总结了32
本书为“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丛书卷III上册,共11章。本卷报道了大气复合污染的关键化学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大气氧化性的定量表征与化学机理开发,大气HONO垂直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环境影响,新粒子生成和增长机制及其环境影响,液相氧化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等。研究范围广泛,涉及长三角、
本书借鉴城市化阶段论和集聚经济理论,首先分析了城市化和碳排放效率关系的阶段性效应,然后解构了城市化本质,从集聚密度、集聚形式和集聚空间模式三个层面探究城市化与碳排放效率的关系机制,最后评估了当前我国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效果,拓展了低碳经济、集聚经济相关理论,为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本书从城镇排水功能需求、管网系统构架和历史发展过程出发,以分流制污水管道和雨污合流管道为主要对象,总结分析了管道内环境特征及其作用下的危害性气体产生、扩散及传质原理,阐述了管道内常见气体的危害性质及现场和实验室监测分析方法;基于管道液相中微生物参与下气体产生、液相扩散、气液传质及气相扩散等危害气体的形成路径,总结分析了
本书系统阐述了建筑物室内和代表性密闭空间的空气污染概况、空气污染的控制理论与技术。内容包括: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类型、特征和综合防治对策,室内空气污染暴露过程、健康效应及其研宄方法,建筑和装修装饰材料、人体和室内活动等污染源释放空气污染物的机制及源头控制策略,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原理及其与室内空气质量的关系、控制室内空
本书共十三章,内容包括除尘工程设计常用数表,除尘工程设计标准,尘源控制与集气吸尘罩设计,除尘器的设计与选型,输灰、润滑和压缩空气系统设计,除尘系统设计,高温烟气冷却降温与管道设计,通风机分类、性能分析及选用,除尘设备涂装和保温设计,除尘工程消声与降振设计,除尘系统自动控制设计,除尘工程升级改造设计,以及除尘系统的测试和
本书从广大社会公众关切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出发,通过文字与漫画相结合的方式,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群众的话题、专业的知识,详细介绍霾的形成、危害和在世界各国的治理办法,以及科学的防护措施等,并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大众流传的疑问和谣言进行逐一解答。用精彩的内容、精细的加工、精美的设计、精确的技术、精准的推送、精致的体验,进行科普
中国碳排放初始权合理配置问题关系到碳交易试点市场的正常运行。在国家绿色发展、低碳减排的背景下,针对中国碳交易一级市场中的碳排放初始权和谐配置问题,本书梳理了碳排放初始权配置的理论与实践情况;界定了碳排放初始权和谐配置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和谐配置中的三对均衡关系,构建了和谐配置的框架体系;针对区域碳排放初始权及电力行业碳
本书系统地讨论了中国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尤其侧重考察人文因素在碳排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人口、行业因素及制度创新。本书通过对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和途径的探讨,挖掘人文角度的节能减排路径。
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特征决定了区域联防联控是解决雾霾污染问题的必要手段。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围绕雾霾污染空间关联及区域协同治理开展的一系列研究的成果。本书分为空间关联篇、协同治理篇、全球雾霾污染篇,共十二章。其中,在空间关联篇,基于信息流视角,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网络分析方法等,考察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特征
《中国大气环境资源报告2018》在大气环境管理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首次将大气环境的异质性特征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对当前中国的发展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第一,本报告对全国县级以上单位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资源进行了相对精细的统计,大气资源禀赋差异被标准化、数值化。这样,每个地区都可以明确其大气环境资源
本书共10章。以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意义展开,主要内容包括VOCs的采样及分析方法,讨论我国部分地区的VOCs浓度水平及其化学活性,基于外场观测对VOCs来源进行解析,进一步探讨了光化学反应对来源解析结果的影响及修正方法;提出VOCs源排放化学成分谱数据库构建方法,以及基于外场观测资料验证排放清单的技术;针对
本书将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核心岗位能力转化为教材内容,以大气污染治理入门、烟粉尘治理技术及行业应用、工业VOCs废气治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及废气收集输送系统设计6个项目26个典型学习型工作任务,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二维码链接视频和动画、工程案例、思维导图等互动环节,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课堂思政
本书简要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方法、净化设备和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燃料的种类和燃料的燃烧过程、燃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的形成机制、洁净煤技术和低氮氧化物生成燃烧技术、污染物浓度估算和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除尘技术、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含氟废气净化技术、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净化技术、汽车排气净化技术、废气净化系统及工业通风技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进程中,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一个有效的将行政手段与经济刺激结合起来的方式,为此受到了各国的关注,它们纷纷构建属于自己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而无论在哪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均随着市场供需的变化而波动,其走势直接影响着市场参与主体对未来碳排放权价格的预测及风险衡量,并关乎
本书共分7章,主要介绍了碳排放背景、碳减排模型的数学基础、碳减排相关模型、简单的碳减排模型、碳金融模型、碳优化模型,并在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书后还附有碳减排方面专有名词解释和碳优化模型相关数学证明,供读者参考。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包含一般普及性的模型和知识,也涉及最前沿的研究结果,既是数学方法在碳减排领域的应用展示
随着我国生态修复的推进、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植物的环境效应也越来越凸显。植物除了吸附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还对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有显著影响。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对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的影响是大气化学、生态学面临的共同难题,尤其在热带、亚热带臭氧污染严重的城市区域,BVOCs贡献高于其他区域。本书
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每一个经历过雾霾的人都有类似的疑问。近年来,雾霾天气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很多人对雾霾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本书正是为了给大众普及雾霾相关的知识及科学预防的对策,让大众不再谈霾色变,并尽可能减少雾霾对自身健康的影响。《远离雾霾》(全彩版)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将枯燥无
本书以大气污染治理为研究对象,以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协同治理为研究视角,在充分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现状和政策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实证分析、博弈理论等多学科、多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理论和方法,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数学推导,深入研究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