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八章,依次介绍了职场新人写公文材料的难点、写公文材料时容易踩到的“坑”、从零开始接触写公文这件事的学习路径、写公文材料过程中遇到瓶颈时的处理方法、提高写作效率的“葵花宝典”、长篇材料的写作要点,以及写作法定文种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本书以电商文案为核心,讲解电商文案创作的思路及写作技巧。全书内容翔实,涵盖了多种类型的电商文案,每章通过案例引入电商文案的写作内容,并在章中穿插优秀的案例以供参考。本书共8章,包括电商文案概述、电商文案写作的前期准备、电商文案写作的切入点、电商文案标题的创作、电商文案内文的创作、展示类电商文案的写作、品牌类电商文案的写
互动语言学是国际语言学界近二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由国际著名出版社JohnBenjamins创办的InteractionLinguistics(互动语言学)近期创刊,更将这研究领域推向学术前沿。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文》编辑部创办的“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国内首个且唯一以“互动语
现代汉语自20世纪初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或快或慢,或全局或微观。文献中不乏对现代汉语字词、句式的历时考察,然而对篇章特征的百年嬗变关注不多。本研究考察了近百年现代汉语书面语历时语域演变,探究其背后篇章和修辞功能。本研究的汉语书面语历时语料库涵盖五个时期:1900年至1911年、1919年至1930年、1931年至194
"本教材是致力于提升高职学院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本公共素质教材。共分为四个项目:项目一正音善言,共分三个任务:字正腔圆、明礼善言、职场口才。项目二应用写作,共分三个任务:事务文书写作、公务文书写作、调研文书写作;项目三开卷有益,共分五个任务:阅读有法、笔记有方、知史明智、品哲励志、文学感悟;项目四大学语文素质教育,共分两个
本集刊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林华勇教授主编的学术性集刊,其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珍藏汉语文献与南方明清汉语研究”,设计栏目有汉语本体研究、汉语数字化研究、南方汉语研究、语言学交叉研究等,采用数据统计、理论分析、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依托于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利用大湾区专业联盟的优势,立足于汉语,在加强汉语本体研究的同时,
本书汇集了各国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包含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研究、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汉语研究、汉外对比与跨语言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孔子学院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研究等。
本辑共有11篇论文,即《朱德熙<华语教材>的语法系统》《亟需整理出版的珍贵遗产——朱德熙<华语教材>手稿介析》《北京官话<语言自迩集>成通用类汉语教材动因探究》《“的”的语法功能与偏正结构的符号表示》《词汇类型学视角的同素单双音节形容词句法语义比较——以“温”“暖”“温暖”为例》《美国汉语学习者词义猜测研究》《从汉喃辞
本书全面整理和研究颜师古《汉书注》及《匡谬正俗》中注列的古今字材料,尝试对每一组古今字的字际关系进行分析。在“古今字”这个概念的发展过程中,唐代的颜师古上承郑众、郑玄,下启段玉裁、王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代表。颜氏虽然没有系统阐释过古今字理论,但在著述中渗透了他的古今字观念。他在《汉书注》中注明古今字时,主要使用“某,古
为什么“伟大+改革”“实况+转播”这样的搭配协调自然,“伟大+改”“实况+播”这样的搭配却别扭不通?本书作者从语言学专业角度,为您剖析上述语法现象背后的奥秘。作者以1517个合偶词为基础,提出并论证合偶词必须“双+双”使用的四大动因,揭示轻动词述宾合偶、状中合偶、主谓合偶、定中合偶这四类合偶结构的韵律本质和语体本质,充
《中国语言学研究》刊载海内外优秀学者对中国版图上曾经使用和正在使用的语言文字以及中国语言文字在海外使用状况的原创性、高质量研究鸿文。本书是第二辑,设语言学史与语言史研究、汉语史研究、字典辞书研究、民族语言文字研究、语言传播、对比与接触研究、汉语互证六个栏目,共收入16篇文章。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2辑,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民俗学等。本书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期刊。书中主要刊发海内外具有原创性的文学研究论著,旨在交流学术信息,展示学术精品,维护学术规范,推动学术健康发展。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原《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主办,中国知网收录。其以促进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和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加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宗旨,为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相关的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增进海内外国际中文教育学界的学
本书主要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考察近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形成,特别以近代汉语辞典形成过程中,汉语和日语的相互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书中首先以清末留日学生1903年编纂出版的《新尔雅》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新尔雅》中收录的新词与日本国语辞典的关系,并指出汉语的近代化,与清末留日学生密不可分;接着以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词源》为
本书以晋南23个方言点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从内部与外部两个角度对晋南方言词汇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反映出词汇的一致性特征和差异性表现,揭示了晋南方言词汇的独特性与古老性。考察晋南方言的人物词与动物词,折射出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与民众的情感认知。分析晋南方言多功能词语的语义演变,探寻词义引申发展的规律性。研究晋南方言词汇的地理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离不开教师的推动与实践。从20世纪60年代起,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二语言教育界开始关注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近年来,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也开始受到政府、学校和学术界不同层面的关注,并已深刻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与事业发展中的关键性
本书以文化语言学、民俗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田野调查法和民族志深描法为方法论指导,选取陕北方言中地域色彩比较鲜明的民俗语汇和民俗事象中的特色方言使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些方言语汇进行梳理分析,挖掘其蕴含的民俗文化意义。即通过民俗事象分析语言,透过语言研究民俗文化。本著作着重分析了陕北方言中几类重要的民
基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变化和国际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和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借鉴国内外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大纲和教师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中文教育特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13个国家的27所高校、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制定了《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旨在为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培训、能力评
语言既是世界各国人民“民心相通”的基础,也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支撑。本书结合新时代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转向高质量建设的背景,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主要从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状、启示与展望几个层面进行研究,旨在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新时期汉
本书全面介绍了研究生应该如何进行科研选题、开展科研、撰写论文、投稿等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结合专业特点,深入浅出,在实例中讲解科研和写作技巧。内容包含了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的完整流程,具体有论文的选题、检索资料的方法、学术会议的准备、论文的创新点、论文各个环节的撰写方法、论文撰写格式、科研论文的配图、论文投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