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共12卷,除概论卷外,其他11卷根据年代、品种设分卷。全集收录器物作品的时间跨度为1901—2000年。编撰本全集的目的是让读者从文化、艺术、工艺和材料方面对20世纪中国陶瓷雕塑的发展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全集收录的器物作品均为实物原照。多数照片都是首次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中。
全集共12卷,除概论卷外,其他11卷根据年代、品种设分卷。全集收录器物作品的时间跨度为1901—2000年。编撰本全集的目的是让读者从文化、艺术、工艺和材料方面对20世纪中国《BR》陶瓷雕塑的发展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全集收录的器物作品均为实物原照。多数照片都是首次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中。
本书由玉石雕刻的工艺历史研究综述与馆藏作品赏析两大部分组成。工艺历史研究综述部分从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物出发,以历史脉络为主线,对河北玉雕发展进行梳理的同时,对河北当代玉雕的风格特色、制作技艺等亦进行了阐述,图文并茂。特别是馆藏作品赏析部分,每件作品皆配有诗文,使读者在欣赏工艺精品的同时,能够感受中国传统诗文之美。
本书是作者在研究寿山石十余年的基础上,前往发源地对各类寿山石印章进行收集,并大量走访采集民间收藏家手上的珍品编辑而成。本书按寿山石成矿地质条件共分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章,每章细分门类,介绍各种寿山石的质地、来源、历史记载,收录寿山石共计200余枚,其中包含明、清时期印石50余枚,更有杨璇、尚均二位名家制钮20余枚。
《瓷意立象:雕塑艺术品鉴》选自作者从事雕塑创作以来,能够代表个人艺术特色、审美风格的雕塑作品。全书共五个板块,其中,“缘于雕塑”梳理个人偶发感知与学术历程,回望早先制作的作品、项目;“鱼的文化”“属相情结”属于对中国传统吉祥题材的再创作;“蛙的传说”是从美术角度挖掘研究广西壮族历史上曾经的图腾文化;“木语释艺”涉及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