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K2 中国史】 分类索引
  • 不主于经
    • 不主于经
    • 张永路著/2023-9-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98
    • 本书以《国语》为切入点,通过对《国语》学史的梳理来呈现经学史的演变历程。作为一部经学序列中的边缘文献,《国语》是观察经学边界变动演化的浮标。因此,本书将《国语》置于经学史发展的宏大背景中,通过梳理《国语》在经学史演变过程中各个重要节点的不同境遇,特别是历代学者对《国语》不同的认知定位,寻找《国语》在经学史中的变动轨迹,并探求这种认知差异背后的经学史演变根源,以此确定历代经学的边界,进一步归结出经学史演变的内在机理,从而把握整个经学史的发展脉络。

    • ISBN:9787522823843
  • 房族·村落·社会
    • 房族·村落·社会
    • 王君著/2023-9-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18
    • 本书通过对清代贵州黔东南地区一个以木材种植与采运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少数民族村寨加池的描述与讨论,揭示了加池寨以房族为核心的村落社会生活样态。通过官私文献的运用,详细探讨房族在自身发展、村落内部、村落之间及区域社会内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以加池寨为代表的清水江下游地区特色的房族发展模式、样态及房族在地方社会生活中表达方式的关注和探索,不仅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极具地方性特色的宗族个案,也为我们理解和解释清代以来清水江下游区域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和切入点。

    • ISBN:9787522813745
  • 盛世前夜: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缠斗
    • 盛世前夜: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缠斗
    • 吴鹏/2023-9-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99
    • 开元盛世前的八年,朝廷政治一直笼罩在武则天的影响之下,可以称为后武则天时代。在这短短八年,高层政治持续动荡,发生了神龙、景龙、唐隆、先天四次政变,更换了武则天、中宗、少帝、睿宗、玄宗五位皇帝。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在纷繁复杂的政坛乱局背后,是合同李武和清算武周两条政治路线的缠斗。本书用通俗流畅的写法,大量细致的史实,复盘四次政变的来龙去脉,展现各方势力在困境中谋求扭转的种种对策,呈现众多人物的立场变化与人性幽微,探寻政治动荡的深层原因,以及其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 ISBN:9787300316864
  • 明清西器东传研究(1368—1840)
    • 明清西器东传研究(1368—1840)
    • 谢盛著/2023-8-1/ 武汉大学出版社/定价:¥98
    • 该书利用明清传统文献、传教士日记、自传、谈话录,各国使节的回忆录以及清代档案,探寻了从明朝建立至清朝鸦片战争前的几百年中,西洋物质文明在中国的传播过程、社会各阶层接受情况、西器东传对中国近代文明的影响以及中国史书对西器东传现象的关注和书写等问题。本书阐述的西器分为军事武器、交通工具、生活用品、艺术物品、科学仪器、图书六大类。著作分六章,梳理代表西洋物质文明的六类西器在明清时期在中国的传播过程、社会各阶层的接受情况,探寻了西器东传对中国近代文明的影响和中国史书对此的关注与书写问题。书稿编写主旨、体

    • ISBN:9787307237964
  • 文学巴蜀的另类叙事
    • 文学巴蜀的另类叙事
    • 胡希东/2023-8-1/ 四川大学出版社/定价:¥68
    • 本书为文学研究类学术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叙述了清代移民之后巴蜀社会文化的兴起,从文学表征和戏剧表征等方面论述了巴蜀文化精神从三国文化到现代的演变。下篇主要从巴蜀著名作家李劼人、沙汀等人的文学作品入手,分析其作品中的典型巴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巴蜀文化精神特征,论述了民间文化对清朝晚期以来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解构。这些充满地方色彩的人物形象是巴蜀民俗地域书写的重要表现,他们是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的独特存在,有着特殊的价值。

    • ISBN:9787569053326
  • 国家在场与地域文化
    • 国家在场与地域文化
    • 刘笑玲著/2023-8-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98
    •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一方面,中华文化由多民族传统共同构成;另一方面,这种多元文化又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向现代转型。如何在民族传统与国家力量之间互动,是民间文化精英面临的重要问题。本书以歌师唐德海及其传承人为研究对象,依托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描述和解读唐德海及其传承人传承赓续的民间文学,探寻歌师所呈现的个体与群体、歌唱与文本、经济与政治、文化与历史等维度的互动。

    • ISBN:9787522820644
  • 十三四世纪蒙古人与欧洲关系研究
    • 十三四世纪蒙古人与欧洲关系研究
    • 徐良利著/2023-8-1/ 光明日报出版社/定价:¥95
    • 本书将蒙古人在欧洲和亚洲的征服、统治和外交往来的历史置于中古时代游牧群体与农耕文明交往的宏观背景下,对其军事征略、政治捭阖、外交往来、商旅交通和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较为客观地归纳了十三、四世纪蒙古人与欧洲交往的历史动因、特征和影响,可以为我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 ISBN:9787519469573
  •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 肖远平,柴立,王伟杰主编/2023-8-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58
    • 本书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为主题,收录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1)》的基础上,继续对我国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进行了分民族、分地区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各类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基本现状,利用文献资料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指出了未来少数民族非遗发展的多元化模式和可行性路径。

    • ISBN:9787522818290
  • 传统与现代
    • 传统与现代
    • 胡文兰著/2023-8-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28
    • 本书选取黔东南地区一个苗族村落为研究对象,聚焦乡村产业化转型发展特点,洞察农业生产活动变迁,尤其近几年来政府主导的经济作物产业种植在当地推行的表现形式,结合民族地区历史、自然、经济、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深入挖掘与阐释,分析小农生产向农业产业化生产过渡与并存背景下的土地利用与社会关系变迁始末,是对中国乡村现代性的一种积极探索,也是对我国现阶段及过去一段时期内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的反观与回应。

    • ISBN:9787522815398
  • 成都:历史和文化
    • 成都:历史和文化
    • 何平/2023-7-1/ 四川大学出版社/定价:¥89.8
    • 本书为通俗读物,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描述了成都的辉煌历史,包括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文学和艺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学者,以及独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和生活方式,并配以精美的插图。本书前六章主要阐述先秦时期的古蜀国文化,第七至十六章分别讲述秦汉、隋唐时期的成都,第十七至二十章讲述宋元明清时期的成都。多年来,成都被评为最佳旅游目的地,这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以其闲适的生活节奏、温润的气候、丰饶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吸引着八方来客。本书可以使读者深入了解成都的历史特征、认识成都

    • ISBN:978756905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