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B0 哲学理论】 分类索引
  • 发展的自我:自我成长中的过程与问题
    • 发展的自我:自我成长中的过程与问题
    • [美]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2022-5-1/ 人民邮电出版社/定价:¥88
    • 罗伯特·凯根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是在我们追寻社会意义与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意义”具有相当宽泛的内涵,包括我们对他人、自己与关系的认识,包括我们的经历、当下与未来的预期,这也需要我们做出决断与取舍。 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我们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我们需要有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来维系内在世界与外在关系之间的平衡,但我们由一个发展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发展阶段时,也会出现失衡的状态,这也是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动态失衡的过程中,我们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同伴团体等,我们

    • ISBN:9787115549716
  • 思想的散叶:历史唯物主义专题探究
    • 思想的散叶:历史唯物主义专题探究
    • 方军著/2022-4-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28
    • 本书是作者过往发表文章或者访谈内容的集成,既有作者学术生涯的处女作,又有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的重磅佳作,时间跨度从求学期间到走上工作岗位,直至现在。全书围绕历史唯物主义专题展开,分为理论探讨与问题研究两大部分,研究对象涉及文化冲突、价值体系、历史观等,从中可以窥见作者学术研究的思想脉络和大致走向,是对作者学术思想的基本梳理和科研成果的总结。

    • ISBN:9787520199308
  • 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第三版)
    • 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第三版)
    • 杨耕/2022-3-1/ 江苏人民出版社/定价:¥78
    • 本书把唯物主义历史观置放到西方近代历史哲学、现代历史哲学与后现代历史哲学这样一个广阔的理论背景中,重新审视、重新阐释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性质、内容和功能,明确提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是说明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之初,重在探讨历史本身的运动规律这一历史本体论的问题,而对如何认识历史运动这一历史认识论的问题只是有所论述,但未充分展开、详尽论述,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具有凝重的历史本体论色彩,历史认识论只是以胚胎、萌芽的形式存在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经典形态中;现代实

    • ISBN:9787214266187
  • 杨国荣著作集(增订版):道论
    • 杨国荣著作集(增订版):道论
    • 杨国荣/2022-2-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89.8
    • 届思勉原创奖获奖作品。《道论》原名《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主要以存在的形而上考察为指向,其中既涉及世界之在,也关乎人自身的存在。作为形上的沉思,这种研究也可归属于当代中国哲学,而后者则是更广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的延续。2008年再版时改为《道论》,以此体现其中国哲学的背景以及它与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近代哲学的历史联系。该书着重从本体论方面阐释具体的形上学,建构了具体的形而上学的新概念,考察了存在的本源性以及它在各种哲学问题中的多样体现,并由此指向存在的真实形态,体现了深沉而开阔的哲学视野。

    • ISBN:9787576023664
  • 《批判与超越——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及现实意义》
    • 《批判与超越——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及现实意义》
    • 刘伟著/2022-1-1/ 研究出版社/定价:¥58
    • 本书将创新性地尝试从历史性维度、逻辑性维度、规范性维度,研究马克思人学的“理论彻底性”问题。在逻辑性维度上,主要想探讨本质主义、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资产阶级法权和马克思人学研究的范式转换问题。规范性维度上,本书将尝试从分析哲学“问题端”的发问和语言运用的合法性,现象学的现象“还原”和悬搁,以及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多重视角规范马克思人学理论。在现实性维度上,本书拟分析研究从“新时期”到“新时代”的跨越中,马克思人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发展和运用问题。同时,在根基上,用“彻底性”的马克

    • ISBN:9787519911119
  • 拆·解(第2版)
    • 拆·解(第2版)
    • 乔锐 等/2022-1-1/ 电子工业出版社/定价:¥58
    • 本书所介绍的方法不在于其全面的系统性和严格的逻辑性,而在于其通用的实践性和简单的易用性,"个性场景+结构方法”是本书所遵循的基本思路。书中的场景拆解导航图可以帮助读者结构化地解码他们所面临的烦恼或焦虑。本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通过"90分钟的场景拆解课”这个主题,展现了场景拆解模型的核心要素。下篇精心挑选了18个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故事,其目的是帮助读者快速学习与时俱进的经验,并加深对本书中方法模型的理解和应用。事实上,每个场景都是唯一的、独特的、未知的,只要参照场景拆解导航图拆解自己的场景,就能找

    • ISBN:9787121423079
  • 认识的本质与机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 认识的本质与机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 汪信砚 等/2022-1-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88
    • 推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必须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实现认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特别是转换认识论的研究视角,从主体方面看认识,具体地考察认识活动中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接收和加工方式;转换认识论研究的思维模式,以主体为轴心审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着力探讨作为知、情、意有机统一的主体性结构在认识活动中的展开和在认识结果中的投射;转换认识论的研究层次,由认识活动的社会主体层次深入个体主体层次,阐明认识活动在个体思维中的实现过程。概言之,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必须深入探讨主体认识活动的思维机制,从而深刻地把

    • ISBN:9787300300351
  • 共同体、未来社会与美好生活(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共同体、未来社会与美好生活(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刘梅/2021-12-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68
    • 本书由未来社会的前沿问题、未来社会的可能设想、未来社会的当代实践以及有关未来社会理论的探索争鸣等内容构成。其中前沿问题部分侧重收录近年来国外有关未来社会的基础理论探讨,以及作为未来社会理论根基的共同体、好生活等核心思想的文章;可能设想部分侧重收录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对作为资本主义替代方案的共产主义思想的不同理解的文章;当代实践部分侧重收录当今世界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成果和教训文章;探索争鸣部分则侧重反映针对当今资本主义替代方案和社会主义实践的不同观点之间的论战和交锋。

    • ISBN:9787300301037
  • 适生于社会科学的因果理论和因果推理/厦门大学科技哲学与科技思想史文库
    • 适生于社会科学的因果理论和因果推理/厦门大学科技哲学与科技思想史文库
    • 彭新波/2021-11-1/ 厦门大学出版社/定价:¥59
    • 因果性是科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之一,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科学的目标就是寻求实证的因果知识。除哲学外,在经典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时空理论、生物学乃至社会科学等领域就自然地出现了对因果性的理论思考。哲学家大多肯定因果性概念和因果律在数理自然科学中的地位。本书以社会科学哲学中的可操控性理论和机制论的对立和互补理论为主线,从证据理论的角度分析两者在因果性问题上的融贯,以概率论为基础探讨推进因果推理的路径,并在因果建模的实践中深化对因果性概念的理解。书稿具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哲学意义。

    • ISBN:9787561583692
  • 知识确证的新实用主义路径
    • 知识确证的新实用主义路径
    • 曹雅楠著/2021-9-1/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定价:¥50
    • 本书为哲学著作,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传统知识论中的基础主义与融贯论都无法为信念确证做出满意的说明,对“知觉经验如何为信念辩护”这一问题展开批判性分析;第二部分关注匹兹堡学派对“所与神话”的批判之后产生的哲学价值,经验化概念的主张强调在经验形成的过程中已然包含着理性的作用,通过概念的规范性实践来说明语言意义,经验与推理以两种全然不同的路径对传统知识论的疑问做出解答;第三部分对知识的确证描绘出一幅全新的图景,解读了新实用主义视角下心灵哲学与语言哲学的全新发展倾向。

    • ISBN:978756438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