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G12 中国】 分类索引
  • 文化中国的憧憬——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 文化中国的憧憬——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 邹广文 等/2023-2-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108
    •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前进的内在要求。本书从历史背景、理论源流、现实基础、文化资源等方面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与现实支撑;从价值原则、战略布局、实践路径等角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可行方案,并尝试构建一套指标体系,从质性和量性的层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状况予以评价。本研究对于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ISBN:9787300310947
  • 走向治理
    • 走向治理
    • 李少惠[等]著/2023-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28
    • 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理论概述与战略构想部分,重点从理论、政策和战略等层面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治理转向的基础性问题,尝试从学理层面厘清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核心要素区别,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理论意涵;下篇实践样态与治理图景部分,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治理的内容和手段,进而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基本水平与典型案例,并提出改善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水平的路径。

    • ISBN:9787522814223
  • 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
    • 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
    • 齐晓红著/2023-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28
    • 讨论中国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需要重新思考几个问题,即文学是什么和大众是谁?如果不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就无法理解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发生以及演变,并且也容易把文艺大众化的特殊内涵泛化为一般的如何使文艺普及于大众以及如何将大众提高到能接受文艺的程度的问题。文学和语言都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标准的客观存在,对它们是什么的认识和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关,大众也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所指的词汇,而是具有其历史阶段上的意味的。对大众的认识必须放到一个“关系”性的体系中来认识。作为1930年代的两种文艺类型——民族主义

    • ISBN:9787522818696
  •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 向勇主编/2023-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88
    • 本报告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发起,联合国内文化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编撰而成。本报告归纳、总结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最新特征与发展趋势,对文化产业14个行业和3个区域的宏观政策体系与微观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考察和分析,并针对三种智能设备赋能文化新业态展开了深入研究,重点讨论了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热点、核心特征以及未来走向。总体来看,2021~2022年我国文化产业呈现“韧性”与“复苏”、“创新”与“融合”、“数字”与“智能”、“多元”与“全球”的积极面貌。本报告聚

    • ISBN:9787522824673
  • 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
    • 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
    • 杨涛,金巍主编/2023-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28
    • 《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3)》是“文化金融蓝皮书”系列的第七本年度报告,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以及北京文创板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研创,是对2022年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观察的专业研究成果。2022年是一个重要年份,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蓝图。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谋发展、拼经济的大环境下,报告从市场、行业、区域发展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文化金融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建言、展望与预测,以期为政府决策、企业管理和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并

    • ISBN:9787522825762
  •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研究
    •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研究
    • 任成金著/2023-1-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89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稳步推进,文化产业被赋予了更高的便命,推动手文化产业价值取向新格局的形成。本书以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间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亚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总结了文化产业价值取向建构的中国特色,提出正确实现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关键是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具体来讲要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领导和管理、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自觉意识和树立文化消费的正确导向四方面正确实现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本书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精神生产

    • ISBN:9787522719986
  • 新时代中非文明交流互鉴
    • 新时代中非文明交流互鉴
    • 中国非洲研究院主编/2023-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28
    •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为依据,在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非文明交往的基础之上,系统梳理了中非在考古、旅游、文化、新闻媒体、学者与智库、地方与民间、青年与妇女等重点领域的交往实践,进而总结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成就与挑战,思考合作提质增效的举措,从批驳西方文明冲突论、增进中非文明的自信、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来阐述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

    • ISBN:9787522823904
  •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 李凤亮主编/2023-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28
    •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数字与人文的融合已经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种融合趋势与应运而生的新经济对于当下的经济和文化格局提出了新的诉求与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科技与人文建设以及数字人文的建设与发展在区域发展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实践、文化产业观察、数字人文和数字创意产业等方面的研究。在文化科技融合的总趋势下,本书关注产业、技术、数字人文融合与文化强国的建设实践,配合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

    • ISBN:9787522825342
  •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研究
    •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研究
    • 靖国华著/2023-1-1/ 哈尔滨出版社/定价:¥68
    • 本书是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的专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本书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出发,首先探讨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源头、传统文化概念的演变、传统文化的分类、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ISBN:9787548465751
  • 热闹与红火:黄土高原乡村审美研究
    • 热闹与红火:黄土高原乡村审美研究
    • 郭明军/2023-1-1/ 四川大学出版社/定价:¥62
    • 该书为人类学学术专著。以山西介休的田野考察为基础,深入研究了黄土高原的民间艺术现象和审美实践。在人类学和美学的视野融合下,提出以当地词汇“热闹”和“红火”命名的普遍存在于这一区域的民间审美观念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以期弥补当前中国美学话语只重视传世经典文献的不足。本书记述了“热闹”范畴在田野调查中的发现过程及语言考证,具体描述了乡村里的“热闹”表演艺术、审美及仪式,最后对“热闹”作为审美范畴的价值意义作出阐释和总结。

    • ISBN:978756905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