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年度主题是迈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4年,北京市持续打造均衡、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以首善标准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书根据乡域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构建了中国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
本书是一本研究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理论著作,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结合,读者定位于学术研究人员和党政领导干部。本书立足新时代中国国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实践体系、关系结构、运行机制、治理效能、制度优势、路径选择、发展逻辑、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全景式地展现了当前中国式民主发展的进程、形势与方向。与此同时,作者从世界政治发展的历史和形势,讨论和比较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质和优势,凸显国际视野。本书由六章构成:观察和分析中国民主的三个视角;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基
在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探索中,建立在“社会—空间统一体”基础上的制度空间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书梳理总结了制度空间相关的思想、流派和观点,提出了“制度—行为—空间”的理论框架,探讨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度空间的演化过程、作用机理及发展效应,解析了国家制度空间作用于城市发展及空间演变的路径和机制。本书可供城市与区域研究人员学习,也可供区域经济、人文地理、城乡规划、政治学、社会学等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致力于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操作层面的研究。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在既定的条件下,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什么抓手,可以做点什么。围绕这一主题,本书分为基本问题、知识基础、方案策划、主体推动四个部分。其中基本问题和知识基础涵盖了设计思想、适用范围、重要原则等内容,方案策划详述了关于大调研大讨论、社会各界座谈会、理论座谈会、时政热点关注分析、立法草案征询意见会议、人民建议征集、委员会会议、干部选人程序等方面的实践案例与优化设想,主体推动聚焦提高制度供给能力和领导干部素养,为各地方、各部门践行和发展
在中国现代国家体系中,县作为最全面的微观单位,承载国家意志、战略和政策在地方基层的落地生根。县域主政官员是县域科层结构的核心行动者,其对体制环境的自适应及基于激励或压力的反应行为是县域治理的重要组成,因应治理行为与体制环境共同构成县域实际治理生态。本书基于高阶理论、理性选择理论、领导人注意力分配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借助SPSS、STATA和AMOS软件对全国百强县的主体样本,全国百位优秀县委书记和经济特区主政官员的辅助样本进行数据分析与样本对比,剖析县域主政官员个体特征与行动策略、个体特征与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发展是一个从具体性改革到总体性改革的过程。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党中央领导集体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十八大以来,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人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
国家治理既是政治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又是政治学学术领域的关键命题。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对中国国家治理内在逻辑的深刻认识。本书从“行政区划与府际关系”“统合式治理”“经营型政府”“引导型自治”等地方治理中的典型现象出发,系统整理了作者近年来对中国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的思考,以期为推动中国国家治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具有创新性的理论与思想贡献。
四十多年来,政务热线经过起步探索、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三个阶段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运行有序、持续创新的政务服务平台,并在新时代加快向4.0阶段——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着力打造成为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在政务热线提质增效的要求和有限资源能力和技术应用间的张力背景下,政务热线发展面临数据治理与协同治理探索等新的发展动向,进一步回应中微观层面治理对政务热线建设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构建韧性热线与推动热线数据治理建设成为热线发展进一步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书围绕我国政务热线
2021年中国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中国发展的内外环境面临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国政治建设在多方面深入推进:围绕以高水平政治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实践中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建设进入一个更加注重公平、更加强调保障、更加重视共同富裕的新时代,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更为巩固;行政改革深入推进,以政府体系的自我革命、行政权力的约束体系、政府能力建构为重点,以更加专业化、法治化、民主化,更具主动性、回应性和整体性的服务型政府形态建构为基本方向;党的建设系统工程全面推进,党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