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荟萃了广东广西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众多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成果,以珠江一西江经济带规划范围(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4市和广西区的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7市,暂不涉及贵州和云南相关市州)为研究范围,分析经济带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总结经济带发展建设成就,并研究经济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探索
鉴于沿边开放战略对我国沿边地区空间地理的深远影响,本书以我国的沿边开放与区位演变为现实背景,分析影响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各层次发展政策,并探讨这片区域的发展态势,以期为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因此,在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现实背景下,该书的出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书遴选自首届粤港澳学术研讨会所提交的论文。研讨会主题是“深化粤港澳合作与广东新一轮发展”,共征集到113篇论文,*终遴选56篇论文参会。在研讨会上,来自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全面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促进广东新一轮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收入本书的论文,在会议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修订,*终形成了一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传统工业大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很低,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很重,未来发展面临的生产要素递减约束、稀缺资源瓶颈约束日益严峻,迫切需要逐渐突破要素驱动的路径依赖,向依靠科技创新的创新型经济转变。可以说,在河南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河南如何加快科技创新,实施创
全书围绕在“新常态”(即新阶段、新转折、新起点)下攀上新高峰,走向更高级的发展阶段这个中心,从新常态下的浙江工业转型升级路径、新常态下的浙江创新驱动新思维、新常态下应加快推进产业并购、新常态下的金融危机风险防范、实现浙江居民收入翻番的对策研究、新形势下大力培养干部的担当精神等方面,就浙江未来发展如何继续走在前列,提出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论中国经济特区的新使命;中国经济特区的动态演化与实践使命;经济特区的演化:国际经验和教训;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深圳金融业改革创新为主题等。
本书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基本现象出发,提炼了**有争议性的若干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这些问题包括: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外贸依存度高低之争、中国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适宜性问题、政府产业发展干预绩效以及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动力模式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长期增长提供了有
地方之间的横向竞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机制,这种竞争呈现出明显的“登顶比赛”的特征。《登顶比赛: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重点剖析了“登顶比赛”式地方竞争的三个重要问题: 首先揭示了这种良性竞争的形成过程,发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协调了“条条”和“块块”之间的对立矛盾,使得中央的宏观调控和地方的发展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
金融化与工业化对立统一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金融化与工业化两条发展道路的斗争是理解当今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关键。金融化根本上是零和游戏,只能让极少数人获益而绝大多数人受损,令中产阶级沦落为负产阶级,固化无产阶级,恶化赌场资本主义,强化新殖民主义,使相关后进国家成为先进国家的经济附庸。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工业化
“图们江论坛”是由延边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论坛,围绕东北亚各国间的交流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面临的重大问题等议题,进行广泛、多维与深入的研讨,探求共识,为图们江区域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建言献策。本书是2014年“图们江论坛”的论文集,以“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愿景与实践”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