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的创作反映了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一系列局部战争等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矛盾冲突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他尝试用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以及后现代各种实验小说表现荒诞怪异的现实社会。从20世纪后期到新世纪初,罗斯的创作风格逐步转向一种新的现实主义,既擅长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又贴近社会现实。他
美国科学散文(sciencewriting)起源于17世纪的殖民地时期早期,18世纪末已产生了一些国际影响,19世纪取得了较大发展,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大战后出现了繁荣局面。它是科学和文学的联姻,主要描述对象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主要创作群体是有文学才华的科学家和有科学素养的普通作家,其篇幅有长有短,短的如科学随笔,
《写在封面的诗》源于不懂,却想知道,原因是自己喜欢。写诗对于平凡人而言过于遥远,而诗对于中国人而言又过于平常。人就是这样,过多的平凡总是有迹可循,只要不是高山仰止。抬头看山巅低头看路者,总在步步登高。何为山巅,就是偶像,何为山巅,就是那些源远流长的作品。山巅告诉你方向,何为好,而路就是一个徐徐而进的过程。里面有他们很多
本书共分10章,收录《生命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只有等待,人生才会花开》《人生总是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不忘初心,回归最初的正确轨道》等文章。
"生命教育丝语"是富有生命教育思想的小诗集,共三卷15集,每卷5集,计1035首诗歌。三卷的名字分别是"聆听""对话""同行",这三个卷名也刚好代表作者对生命教育学术姿态的理解。《生命教育丝语-聆听》包括:青藤集80首,风笔集80首,林间集80,?G乃集80,灯塔集80,小计400首;《生命教育丝语-对话》包括:天风集
本书为梁适的文学作品精选集,作者用杂、嫩、勇来概括,杂,是体裁多样,涉及诗歌、游记、短篇小说、散文等;嫩,是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保有一颗谦卑的心;勇,也是作者基于嫩来说的谦词,但也恰恰说明了作者对于作品的自信。书中作者对青春的歌颂、对遭受挫败的认识显示出其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仿写文艺复兴时期的长诗歌《拉奥孔》则展现了其文
国图名家讲座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讲座目前初步分为四个主题:儒家思想与经典、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中国古代文学。讲座每期分为十二讲,邀请相关领域专业名家学者,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讲座目前已经举办三期,受到社会相关领域学者与爱好者的广泛好评,影响也较大,在光明网同步现场
张枣是当代诗人中最有诗学追求和研究难度的诗人,他以杰出的语言天赋,和超乎常人的转换能力,将现代汉语诗歌,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书力避单调的诗人论,即不把张枣诗歌作为封闭的对象来研究,而是作为开放的问题来探讨,借此观察现代汉诗如何在突破形式与结构的限制中,创造出独特的声调。
本书是对《红楼梦》皙本(又称皙庵旧藏本、郑藏本)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专著,本书也是国内外红学界第一本研究《红楼梦》皙本的专著。本书第一次指出,书中第23回保存着作者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初稿的文字,这一点是作者的新发现,其论据是有说服力的。
本书通过分析打工诗人的诗歌创作活动,理解其面对自身结构性处境的方式,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变动中个体面对结构性处境的应对之道(参与塑造社会秩序的方式)以及自我建构的形态,并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文学写作活动的意义。本书着重于从社会学视角对打工诗人的文学活动进行考察,分析其面对自身结构性处境的方式,以此探讨中国社会变动中个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