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探讨支柱产业发展的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江西省支柱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指出,江西省亟待培育支柱产业,并提出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本书创新发展了生态扶贫,构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生态扶贫概念框架,从理论上揭示了贫困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两者发生变化的驱动力,开展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系统总结了中国生态扶贫面临的主要战略,最终提出了生态扶贫发展战略。同时,本书选择宁夏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研究宁夏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减少扶贫方面的成功经
本书以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与结构升级为主题,分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建等领域全方位部署改革任务,以经济改革为重点和牵引,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转变为城乡统筹、相互联系的发展整体。
本书针对2015年“两会”中热点的经济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从各个角度直面当前中国经济态势。来自不同领域的39名学者针对中国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状况撰写了57篇分析文章,内容涉及“新常态”解读、“一带一路”与国际化战略、宏观经济态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国家信用体系建设、民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多个领域,不仅对当前经济有针砭时弊的分
在历经多年“挤压式增长”之后,中国经济从2013年起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增长态势持续承压,外部舆论形势亦出现了“盛衰急转”。为应对这些新变化,中国正在升级其自身发展逻辑,希冀以此既让经济结构调整顺利、通畅,又找到新的高质量、精细化增长点。 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本书作者针对上述话题,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本书是在总结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科学考察"--经济社会科学考察课题工作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进行中国北方地区(14省市区)及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西伯利亚地区、贝加尔湖地区、蒙古国2000-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演化及其对策研究,以及建立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南北样带
反贫困是世界性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来,中国政府和民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反贫困而努力奋斗。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反贫困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机遇。《反贫困:社会可持续与环境可持续》以反贫困的超前视角,对当今的反贫困予以高度概括,正面回答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作者提出了关
本书系统反映了2014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参与决策、服务大局的基本情况,选辑了2014年的部分有重大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咨询成果汇编成册。本文集共分为“形势分析展望篇”“推动科学发展篇”“创新社会管理篇”“建设文化强省篇”“加强党的建设篇”五篇。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引起全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本书以通俗易
本书对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地域分异规律;在对北方沿海地区进行生态经济区划的前提下,找出各生态经济区所面临的问题,在分析不同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征和矛盾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及重点产业的选择,提出不同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模式与对策,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