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人民一直致力于消灭不公平的分配制度,构建起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分配制度,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体制和分配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思想、制度思想与收入分配思想,诺思的制度变迁
沿边开发开放已经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央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沿边地区如何抓住机遇,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研究。本书紧紧围绕当前国家关于促进沿边开放的总体部署,紧密联系沿边九省区的发展实践,全方位、广视角、多层次地分析了中国沿边开放的历程、成就、问
本书的组织编写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完成,参加的部门包括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资委、税务总局、统计局、扶贫办、证监会、全国总工会等。全书共17章,其中,第1章到第5章是居民收入分配的年度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包括按城乡、地区、行业和经济类型的收入分组等情况;第6章到第11章是与
本书立足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归纳经济增长中资源约束相关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统一区域经济增长中“资源尾效”和“资源诅咒”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中资源约束问题的新框架,进一步通过实证检验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差异化约束作用,并提出缓解资源约束的针对性政策建议。本书既为资源约束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研
本书以发掘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效应为主要目的。立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事实,构建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进行评估,并进一步解释不同创新资源的配
本书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发展科学考察的成果总结。本书聚焦青藏高原清洁能源、农牧业、工矿区、边境口岸、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与可持续生计等内容,结合青藏高原山地区域特性、社会经济结构、资源环境承载力、地区治理结构和绿色发展模式等,揭示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区的绿色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初步提出青
本书围绕山西区域协调的理论与实践展开分析论述,通过梳理区域协调的政策演化、理论发展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着眼山西区域协调的发展实践,结合省内外的经验启示,提出新时代下推进山西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建议。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分工合理化,提高经济社会活动空间格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格局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研究”下设的课题二“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全书包括课题综合报告和专题研究两部分。其中,课题综合报告重点从长江经济带石油化工产业绿色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能源绿色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战略3个方面着手,针对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现
本书聚焦于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高技术产业,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互联网经济等领域,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重要议题,即全球高技术竞争、第四次工业革命、新信息技术革命以及互联网垄断治理。这些高技术领域代表了目前人类智力的成就,也是成果。这些高技术产业的前景和影响、演变路径、潜在的收益和风险远未完全
碳中和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时代以低碳为核心,社会与行业格局也逐渐向低碳靠拢,所有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本书围绕碳中和进行讲解,基础篇详细阐述了与碳中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提出碳中和的原因、碳中和的发展现状、碳中和的发展趋势等。路径篇罗列了实现碳中和的四大关键点,包括新能源替代,碳汇体系建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