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优势学科主办,旨在反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状况及其前沿动态的专业学术刊物,设有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特藏文献等栏目。本书是第三辑,分为特稿、文学所记忆、前沿观察、明清文学丛稿、资料索引五个专题。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推动文学研究走出去,也为了促进东亚汉文化圈的文学研究与交流,于2016年与日本佛教大学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研究协议,以期推进双方共同的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21017年的春秋两季双方共进行了两次学术研讨,主题为2017:全球化视野下的中日、东西方诸项研究,两次会议共有3
《旅游文学(第2版)》分为三个情境,即“中华名山”、“中华秀水”、“中华名胜”,每一情境包含7个典型代表,每一典型代表设置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拓展阅读、能力训练4个部分。本书以著名景点为线索,以名家名篇游记、散文、诗词歌赋为内容,以导游词为案例,以典故、传说、楹联、故事等相关材料为依托,以导游实训为重点,力求保证旅游
《汉语新文学与澳门文学/澳门文化丛书》从整个汉语文学世界的宏观角度审视澳门文学:澳门文学提供的经验及其文学书写是独特的文学存在,澳门文学组织及其媒体形态为澳门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而澳门文学的特有生态为汉语文学的生息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汉语新文学与澳门文学/澳门文化丛书》在全世界汉语文学的总体框架中,讨论
本书的批判针对性是当下国内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视文学为认识对象,因此为之设置并将之纳入认识论的规定性中。而文学并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时间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作为实践的文学的过程性、流变性、生成性及构成性,由于不合于观念认识论的规定性而被斥于认识论的文学理论之外,这是必须通过批判
本书是一部专题论集,由两辑内容组成,主要涉及赵树理研究和对山西当下作家的评论。赵树理研究并非显学,但世纪之交以来却持续升温。而对他的重新关注和种种评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现了学界的“阐释焦虑”。本书第一辑聚焦于赵树理的三重身份问题、可说性文本问题、文艺传播观、文学语言观等,并引入西方学者本雅明的视角和中国作家汪曾祺的维度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学科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学科主办,也是该学科实施社科院登峰战略学科建设计划的重要举措。集刊拟一年两期(分别于6月、12月出刊),每期字数20万字左右。*期拟在2018年6月出刊。为了因应学术工具电子化、学术规模全球化的新的时代条件,集刊以组织、发表学科内各类学术评论(特稿、笔谈、
《文学的传统与嬗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及研究新论》为“广州大学青年博士学术文库”之一。作者龙其林,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的传统与嬗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及研究新论》挑选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太为人们瞩目实则颇具内涵的现象、作家、作品进行思想解读和艺术分析,进而把脉这些现象、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思潮、社会时代背
《翻译与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是汉学家马立安·高利克多年来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的论文集。《翻译与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立足于比较文学,主要就《**》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全书共收录23篇文章,其中正文20篇,1篇序言,1篇自序,1篇附录。正文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与现代中国、《
本刊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集刊,每年2期,每期20-24篇文章,已出25期。此为首次拿到我社出版。本刊刊发国内外具有原创性的汉语言文学论著。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民俗学等。本刊关注学术前沿的精品成果,注重有价值的原创性理论或原始性资料,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