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后期以来,空间理论在米歇尔·福柯、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爱德华·苏贾、曼纽尔·卡斯特、加斯东·巴什拉等思想家的研究中建构起来,空间理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新时期小说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关于空间社会化与空间辩证法以及地
《非常语文》有别于《语文》课本,它是从社会语文现象、大众的语文实践中搜集整理出来的,它的语体和文体,在《语文》课本中极为罕见,但它从古至今大量存在着,有几十种之多,可归纳成口诀·歌谣、串话、隐语、三字经、成语·谚语、四言韵语、联语、诗应用、诗制作、仿作、戏说、变异、标榜十三大类。本书通过极富趣味性的叙述与引证,让读者了
《中国诗歌研究》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所创办的大型学术丛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自创刊号起,先后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栏目。其中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为特色栏目
“蒋薰评本《陶渊明诗集》校正”为范子烨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陶渊明文献集成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蒋薰,字闻大,自号丹崖,别号申庵,浙江海宁人,明末清初学者。蒋薰工诗善文,所著诗文编为《留素堂文集》十卷、《留素堂诗删》十三卷,皆流传至今。评本《陶渊明诗集》体现了蒋薰研究“陶学”的成绩,该成果在充分吸收元初李公
汉魏时期诗赋由诗言志、赋体物转向诗赋缘情的嬗变是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却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书稿认为是曹植诗赋真正突破了言志的藩篱,由言志或者志不获遂的忧伤转而为缘多种情感而发,且在爱情、友情、亲情诗赋的创作上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具有典范意义。书稿梳理了先秦至汉魏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认为鸿都门学、人物品评、纸张的渐次
本辑共载论文18篇,论题涉百年新诗流变、中国古代诗学、中西诗学比较、诗学与佛学的联系等多个方面。其一,既从宏观视角发现20世纪的中国先锋诗歌和边缘的生存状态相连,又从微观视角深入特定历史时段的诗歌现场,对其相关特质等展开论述,在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上实现了定向解读和理论拓容。其二,延请张培锋教授主持了“诗学与佛学”专题,阐
本稿的研究重点是现代汉语诗歌“词的歧义性”问题。以现代汉诗语言中的“词”为立足点,以汉语诗歌话语范式的古今转变为研究起点,以古典汉诗和现代汉诗的差异性为大前提,以古典汉诗为参照系,以现代汉诗的实存为研究落脚点,综合运用诗歌修辞学、语言学、符号学、语言哲学、文本细读、比较文学等研究方法,在诗学观念阐述和诗歌文本细读相结合
李商隐有着最细腻的心弦,时时发出最灵敏的震颤之音,那种一往不复、义无反顾的纯粹至情使李商隐对现代人情感心灵的敲击,在唐代诸位大诗人中,几无出其右者。 千年之后的今天,世人仍然沉吟着李商隐的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诗歌》撷取三
上卷为《启颜录》流传与文史价值。分四篇共计十一章对《启颜录》进行研究。第一篇是基础考证篇计三章,分别从《启颜录》的成书、著者和流传对其进行研究。第二篇是文本研究篇计三章,分别从《启颜录》的笑话类型、笑话人物形象以及其构建的笑话世界进行研究。第三篇是价值研究篇计两章,分别从其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中找寻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第四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是一位晚唐才子诗人。他的爱情诗擅长运用绮丽优美的意象,去构建他自己深情绵邈的情感世界,诗歌写得隐晦迷离、要眇动人,为古往今来的读者所喜爱。元好问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历来批评家都爱为李商隐诗歌作注,希望能从中窥探他的情感故事、人生经历,但从没有达成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