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探讨的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截止到抗战之前崛起于诗坛的一个青年群体——现代派诗人群,作者认为,临水自鉴的纳蕤思形象历史性地构成了以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的一个象征性原型。现代派诗人的笔下由此也集中出现了临水与对镜的姿态,甚至直接把自我拟想为纳蕤思的形象。本
宋词中婉约曲折的心灵表现、缠绵悱恻的爱情宣言、豪放旷逸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宋词史话》以关键词人为主,分析各派词人的风格特点,重点介绍了宋词之前词体风格之定型及宋初至宋末词坛的发展历程,既注意以时间顺序发展的纵向词史,也注意以关键词人为经纬,讨论关键词人的词风与词史地位及在其影响下的词人、词史的起落。本
《简明中国当代文学》是一部适合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的教科书。两位作者中崔明芬教授长期在澳门教书,石兴泽教授多次赴澳讲学,了解当地情况,经过多年积累,编写了这本简明、平实、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教材,为海外华语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为当地的学生提供了一本明确清晰的文学图史。
本书是一本人生励志散文集,作者潘习龙对人生、对生命有深刻和宽容的理解,书中的每篇文章都包含了他对人生的思考感悟,给读者带来一份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灵魂指引。本书分为七篇:第一篇:不遗余力地绽放;第二篇:思想,绽放的奇葩;第三篇:荒野的无名花;第四篇:谁给了你凋谢的权利;第五篇:你我他,剪不断;第六篇:工作原来如此绚丽;第七
本书是《南风窗》主笔李北方先生的思想随笔和时政评论集。书中文章结合中外政治和历史,深刻反思和剖析了当下流行的关于自由、权利、市场等新自由主义的“话语神话”,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最前沿的思想,对于大众关注的思想热点、社会热点、国际热点、社会心理问题作出了深度辨析和评论。作者胸怀天下,站在广大劳动者的立场上写作,张扬人心中向善
本书是一部小说,讲述的是单纯的农村小伙钱忠利从医学院毕业,找工作到处碰壁,医生、医疗系统公务员等工作都不要他,万般无奈,只能当上了一个医药代表。在医药代表这个角色中,他从一开始的生涩、艰难,到后来悟出“门道”,跟医生院长打得火热,到最后利欲熏心,走上了制造假药的道路,最终,面对法律的制裁,他选择了自杀。作者对医疗系统非
本书从详实的材料出发,对“十七年”文学创作领域出现的工农兵写作的文学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与分析,力图在重绘业已消失的文化文学图景的同时,呈现出那个时代的文学设计者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学理想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及所面临的困境。
《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以'儿童'是各种文化建构的话语系统的重要集合点(focalpoint)为讨论前提,研究分析自1937年至1945年前后,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领域围绕着'儿童与抗战'这个核心议题而展开的救国、殖民和战时民众教育等重要命题。本书针对目前现代中国学界多数将儿童研究限制在儿童文学这个特定文类的
本书记录了汉克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KAAD资助对中国留德学人的帮助,并纪念这些学子在德国的留学经历。它不仅是中外思想和文化交流的一种记录方式,也是全球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抗美援朝》这部历史文学全景式地描绘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是**部描绘这场战争的史诗性巨作。它在高度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全面再现了当时国际政治、军事界的风云变幻,是全方位描绘这段战争历史的鸿篇巨制。它故事真实可信,人物生动感人,思想内容深刻,艺术创作精湛,具有很高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