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山西省右玉县苍头河流域区域的考古调查工作开始实施,经过为期4个月“卷地毯式”的田野踏查,终于完成了右玉县苍头河支流马家营河北岸的调查,此次调查涉及4个乡镇30个自然村,调查面积约90平方千米。在本区域内共发现遗址64处,共设采集点138个,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至元代,时间跨度约6000年;发现的文
本书收录作者学术论文二十四篇,依据研究内容,大体上可分为文字考释、古书校读以及字词关系辨析等几个研究类型,研究材料基本涵盖了两周金文、战国竹简以及秦汉简帛。在研究旨趣上,作者致力于地下出土文字资料与传世古书的互证研究,力图有所创获,为学界研究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本书内容涉及不同类别陶器和瓷器的基本概念、制备工艺技术与方法、特征与区别,以及鉴定测试与分析研究方法等,并对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著名窑口和典型制品作了概要性的介绍,试图以100个问答的形式,重点从科学技术的角度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中国古陶瓷,以适用广大古陶瓷爱好者、收藏者和本专业的学生与青少年,对中国古陶瓷
本书系欧洲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前所长陈乐民先生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授课的讲义。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欧洲文明发展的历史,并着重讨论了欧洲文明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关键时段,如欧洲文明的起源、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英法革命等。本书融汇了作者多年研究和治学的心得,帮助作者迅速
本书记录了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是一部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与《左传》并列为解说《春秋》的著作。
本书精选了山西大学考古专业历届校友和任教老师所撰写的二十七篇学术论文。论文研究范围广泛,既有目前考古文博学界重点关注的文明起源研究,又有考古学具体研究方法及相关个案研究,涉及考古学理论、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科技考古、古文字学、博物馆学、民族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外国考古等多个领域。这些论文既彰显了本专业校友对考古学各研究
本书集中了多国专家和中国研究者在国际历史教育比较研究领域的很新研究成果。各篇论文对世界诸多国家历史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接纳来自世界各地对于历史教育的观点和看法,较为全面直观地反映了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历史教育发展的路径。本书着眼于全球历史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政策,并将视野扩展到了公共历史教育领域,借此进一步探索国际历
金属是文明产生的主要标志之一,本套丛书是研究黄河文明历史变迁的学术性著作,所以黄河流域青铜文化的研究是本套丛书的一个重要成果。本书主要写黄河流域青铜的产生,以及青铜文化在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地区青铜文化的区别。
汉文帝刘恒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刘恒在继统前后,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继统前行事低调,处处小心,继统后强化军权、削弱陈平和周勃的实权,同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关于这段历史,流传着许多故事、演绎,然而历史的真相如何,却并不为人熟
《考古发掘舟船的保护——躬行实践》是考古发掘饱水木船保护方面的专著。作者佩尔·霍夫曼是德国国家海事博物馆饱水考古木材保护部及研究实验室的创立者及负责人,曾完成十几条舟船的保护,《考古发掘舟船的保护——躬行实践》即为其经验总结。《考古发掘舟船的保护——躬行实践》11章分别介绍了考古发掘过程中大型木船保护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