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辑的关于考古学和古代东方文明研究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以中国东方地区和东亚地区考古学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16集收录22篇研究论文和2篇发掘报告、鉴定报告,内容涉及聚落考古、动植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一位重要俄罗斯作家。作为曾经的一位随军记者,他的创作活动涉及诗歌、戏剧、电影、小说、纪实文学、文学评论等广泛的领域,并曾担任苏联《文学报》《新世界》杂志的主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参与了苏联作家协会的领导工作。西蒙诺夫的名字对于我国读者并不陌生,他的中篇小说《日日夜夜》和抒情诗《等
《边疆考古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8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
索马里位于地中海一苏伊士运河一红海重要国际航运通道,靠近中东和欧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索马里虽多年饱受战乱之苦,但辽阔的土地、长达3300多千米的海岸线、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赋予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中索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明朝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时曾访问过包括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等在内的索马里的几个城邦。索马里是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2020年春季刊选载的16篇论文以城市史和经济社会、教育文化为主要研究领域,作者来自北京各高校和科研单位。“城市书写”栏目4篇论文,阐述近现代北京城市的历史及变迁。“经济社会”栏目5篇论文,考察元代大护国仁王寺的江淮寺产,梳理嘉庆、道光两朝清查八旗抱养问题等;“教育文
集刊《日本学研究》是为了促进中国日本学研究的发展,1991年由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中国国家教育部与日本国国际交流基金共同创建的研究生院级的日本学教学与研究机构)创办的学术刊物。创刊至今,在主编及全体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作为年刊已经连续出版了27辑,刊载了国内外从事日本学研究人员的有关日本的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经济
本书是何兆武作品集之一种。何兆武先生毕业于西南联大,学贯中西,先后在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清华大学从事研究与教学,研究涉及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思想史、历史哲学等领域,有学术专论数十篇,均卓有创见,本书收入何兆武先生关于西方历史哲学的论文,从讨论康德、克罗齐、柯林武德、波普尔、罗素、沃尔什等思想巨匠的思想及学术入手,对“普遍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共同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塑造了20世纪。在本书中利芬教授第一次将这两大事件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俄国视角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以及国际史视野的俄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本书研究的是1904~1920年的国际形势,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一战的发生和结束。同很多相关著作和研究结论相反,作者将这场战争的首要性质归结为
提起美籍华裔国际神探李昌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并且是广大青年心中的偶像。这不仅因为他是享誉世界的当代福尔摩斯,还因为他连续四届担任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这一高收视率的大型励志节目评委,更因为他做人正直、做事勤奋、思维敏捷、智慧过人。他的传奇经历和人格魅力,是海外华人奋发有为的人生缩影;他的人生感悟和成功经验,折射出
本书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民国史青年论坛的成果选辑。计划每两年出版一辑,已在我社出版第1辑。第2辑为2018年10月20-21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二届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论文选辑,包含论文18篇,内容涉及内政、外交、思想、经济、社会等方面。此次论坛倡导“大民国史”研究,主办方在论文遴选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