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在西藏西部地区建立的“古格王国”的早期历史,全书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结合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成果,在考订出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的角度,解析这一时期古格王国的政教关系史的基本问题。以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中,政教两界共同参与的各种
本书是一部史料编纂作品,分法令、系况、学程与课程、师生四篇,系统梳理了1912—1949年中国高校地理学系的发展概况,内容涉及不同时期地理学系发展的制度背景,不同时期全国高校地理学系概况,各校地理学系组织结构,各校地理学系不同时期学程与课程、师生情况,各校地理学系沿革等内容。由于地理学系是1912—1949年中国地理学
本书的传说部分包括了女娲、沉香、黄帝、仓颉、张骞、蔡伦等等中华文明中耳熟能详的神话历史人物,从读者最熟悉的故事入手,引出陕地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此同时,亦可唤起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在歌舞乐部分,本书不仅包括了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陕北秧歌、秦腔、安塞腰鼓、皮影戏,也囊括了丰富多彩的民歌、跳戏、围鼓、小曲,其解说由浅入深,
《水历史与水文明研究》是由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湖北大学水历史与水文明研究所组织编撰的关于水历史和水文明研究的集刊,刊发中国和国际学者关于水的历史文化的最新研究论文,包括中外水历史和水文明理论探讨、个案研究和水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集刊同时刊发中英文原创文章,注重
本书是关于运河城市历史与地理变迁的个案研究,以明清时期淮安府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和征引丰富的文献资料,基于“清淮”这一地理概念,依归空间结构与城市体系两大研究视角,深入挖掘、解读山阳城与清江浦的历史空间,及其与运河、黄河、淮河所结成的“水道—城市”模式,探讨在国家漕运与河道治理等因素的作用下,区域城市中心转移与新的城市
乌拉圭是南美洲的独特小国。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因其政治上的稳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的祥和而被誉为“南美的瑞士”。在社会改革方面,乌拉圭是世界上个设立农业工人大力度优惠工资标准的国家,是拉美个给予妇女选举权、很早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国家。但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乌拉圭经济增长乏力,1973年还出现持
《太平洋岛国研究》是由聊城大学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探讨太平洋岛国历史与现实诸问题,重点研究太平洋岛国的历史文化、政情政制、对外关系、经贸旅游以及区域一体化。本书是第5辑,设政治、外交、文学与艺术、教育、人文交流、书评、资料等栏目,作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多维的研究视角对太平洋岛屿地区和太平洋岛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
90后情侣Roy和Sue相恋9年,各自从名校毕业后,在北京名企就职。后来同时辞职放弃稳定的工作,共同旅行了五年。2019年,他们开启了一场“住到全世界”的流浪。用12个月的时间,旅居12个截然不同的国家,深刻感受那些遥远又真实的日常。本书将他们旅行中的见闻集结成册,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作者在途中经历的感动故事,希望能传达给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一幅鲜活的游历图,诉说了音乐家自己的生活故事;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一次艺术思维碰撞的漫游,描绘了音乐家心中的千思万绪;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录了千百年来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让我们遨游在书中,感知这些音乐作品的美妙,来一场特别的音乐之旅。 本书是一本穿越时空的音乐旅行游记,分为时
本书主要包括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和历史地理文献三部分内容。《BR》首先,本书从历史自然地理角度入手,对历史时期沙漠变迁、海岸线变迁、自然灾害及其地理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论述。其次,本书从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切入,对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与民族分布、政区变迁、军事地理、城市与都城、农业区变迁、经济区域及其变迁、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