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是全国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本书收集了编者团队自2000年以来对岭南常见药用植物以及混伪品进行的薄层色谱的研究工作,概论中介绍了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的形成、特点、操作方法与应用;高效薄层色谱的操作技术及薄层色谱技术的发展等内容,各论中将搜集到的常见的38种岭南特色中药材,在严格实验条件下,分别做成薄层色谱指纹图谱
本书作为“千种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关注的是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解析、特征描述和功能阐释。全书分为总论、各论和附录3部分:总论(第一章至第三章)介绍药用植物叶绿体的功能结构特征、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叶绿体基因组在药用植物系统发育、物种驯化、物种鉴定与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各论对53种药用植物及其叶
《粤港澳大湾区药用植物图鉴》共收录粤港澳大湾区药用维管植物809种(含变种、亚种)及1个栽培品种,隶属于167科587属,其中包括中国特有植物61种(含变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科按PPGⅠ系统(2016)编排,共计24种,隶属于14科18属;裸子植物科按克氏系统(Christenhuszetal.,2011)编排,共计
《本草纲目药物古今图鉴》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的子书之一。书中以《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古代有药图者)为单元,图文结合,以鉴定诸药来源为主旨。全书52章。“总论”4章,介绍古代本草药图发展史及相关书籍的概况与特色。“各论”48章,论药1459种,汇集古代药图近20000幅。药物分类及各章药物排列与《本草纲目》48卷各
本书形式新颖,利用思维导图模式高度凝练药物的组成、性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规格、注意事项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中成药基本知识、内科常用中成药、外科常用中成药、妇产科常用中成药、儿科常用中成药、五官科常用中成药、骨伤科常用中成药、皮肤科常用中成药。本书可为医师和药剂师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可供医
《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使用掌中宝(第二版)》拟汇集近70种临床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对这些中药注射剂的的成分、性状、功能主治、规格、pH、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信息进行说明,就有关安全信息如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并从溶剂选择、配制、滴速、注意事项等方面对中药注射剂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本书可为临床医师、药师、护
中医全科医生是中国全科医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书针对中医全科门诊临床实际需要,将中医名方验方按疾病归类,精选了大量名医的高效实用的方剂,方便门诊医生查询和使用。内容包括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风湿、皮肤、妇科、儿科等各科中医名家的临床验
经典名方是指目前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清代及清代以前医籍所记载的方剂。《BR》本书针对经典名方开发的共性关键问题,如基原、炮制、剂量、物质基准及临床定位等开展了系统研究,目前已完成了100个经典名方的考证,大部分品种已经完成了物质基准及质量标准研究,主要包含定量物质筛选、出膏率测定、含量测定、特征图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和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等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知识;介绍了实验室中对生物碱类、苷类、蒽醌类、黄酮类、香豆素、皂苷类、强心苷类、萜类和挥发油等成分制备方法及其典型物质的制备工艺;介绍了工业上中药提取分离所涉及的浸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等操作的基本工艺、主要生产设备、操作要点、主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