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石刻与华夷史迹/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以我国北方地区发现的各种石刻为研究对象,以墓志为主,兼及石塔、经幢、墓碑等,而这些石刻中,内容又以唐代墓志为主,为研究唐代历史文化与北方民族(如回鹘、仆固、浑部、葛逻禄、薛延陀、党项)史的重要资料;有的墓志则对探讨唐代西域、敦煌历史及中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越南研究》是由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性学术集刊。本期为《越南研究》总第2期,设有特邀专论、中越关系、越南经济与文化、口述历史、档案文献等五个栏目,共邀约中越相关研究领域学者文章11篇,具体涉及越南古典文学、中越贸易、中越语言交际等多个领域。
本书坚持史论结合,以宽广的历史视野,深刻而系统地阐述了五四精神形成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现实意义。
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东南社会的学术专著。本书就东南汉人融合疍家造就了中国海洋文化展开了论述,展现了从畲人到客家种山经济在东南的漫衍,沿袭南方文化的女性劳动习俗对女性家庭地位的两面性,并从血缘、地缘、神缘到业缘、学缘,以男性为核心的乡族社会形态的多样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考查了以福建为核心的古代东南社会底层中的义门、械斗、
《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历史研究杂志社编辑出版的集刊,主要刊发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方面的优秀学术成果。本辑为创刊号,共收录7篇文章。
近代中国的外交从总体上说是在屈辱、无奈与抗争中进行的,承载着清政府外交使命的中国官员,无疑肩负了重担,张荫桓就是其中重要一员。张荫桓(1837-1900),号樵野,广东佛山南海县人,近代著名外交家。作者在研读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与外交学原理,将张荫桓与整个晚清外交的大背景进行有机地融合,分析他在这种“弱国无外交
《长安学术》为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面的综合集刊,服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集刊收录的内容涉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各二级学科的内容,包括语言研究、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和外国文学等)、文献学等,此外还有书评等内容。书中主要刊登中国语言、文学等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加强学术交流、展示前沿成
《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常设栏目有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
《左氏会笺》是日本江户幕末以来至明治时代(相当于晚清道、咸以降至民国初年)的著名中国学家竹添光鸿注释《左传》的重要著作。作者竹添光鸿遍览二十世纪以前中日主要的《左传》注疏之作,尤其是中国清代学者的训释成果,参稽比勘诸家观点,考献征文,折衷众意,融旧铸新,撰成《左氏会笺》这部长篇巨帙,其不啻为二十世纪初期《左传》注疏史上
《近代史学刊》是教育部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刊物,登载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包括专题讨论、研究论文、研究综述、书评、史实考订、学者书札、学术信息等。本书是第22辑,分为五四运动百年纪念专题、中国近代大学与社会、近代中国宗教社会史、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