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药物古今图鉴》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的子书之一。书中以《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古代有药图者)为单元,图文结合,以鉴定诸药来源为主旨。全书52章。“总论”4章,介绍古代本草药图发展史及相关书籍的概况与特色。“各论”48章,论药1459种,汇集古代药图近20000幅。药物分类及各章药物排列与《本草纲目》48卷各
本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与药物管理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等知识,还包括主要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药物管理方面的内容。全书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为从事医药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前沿研究成果,对国家医药事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与应用》按照中药成分的汉语拼音排序,对苷类化合物的CAS号、化学名、异名、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来源、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和应用等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将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及其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力图为苷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全新视角,更为今后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新思
本书共分八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药物学基础知识和常用药物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用药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按照医嘱正确给药和合理用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和科学思维,注重护理专业特色。
“实用细贵药材鉴定”(第二版)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中医学、化学、药理学、中药商品学等学科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常用细贵药材的名称、来源、鉴定、规格标准、功效应用、用法、使用注意事项、贮藏等的综合应用教材。本教材在第一版基础上,结合新形态教材体例,内容实用,精选传统细贵药材和浙江地方用药特色品种近50种,编写
《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套装上下册)》为沈丕安教授编著的系列中医中药现代化丛书之一。《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套装上下册)》为一部以临床为主的中医中药著作。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中药与辨证论治的关系,中药的现代研究概况以及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概况等内容。各论分十三章,共计有583种,绝大多数是主药,少数是附药与合
五味子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已被列入国家保健食品可用原料名录。本书在总结研究工作基础上,系统阐述五味子成分与产品的功能作用及应用,为五味子的深度开发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本书内容编排兼具科学性、新颖性和应用性,可供从事五味子研究开发的技术人员和种植人员参阅。
《本草纲目药物古今图鉴》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从书的子书之一。《本草纲目药物古今图鉴二草部(全2册)》以《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古代有药图者)为单元,图文结合,以鉴定诸药来源为丰旨。《本草纲目药物古今图鉴二草部(全2册)》52章。“总论”4章,介绍古代本草药图发展史及相关书籍的概况与特色。“各论”48章,论药1459种,
本教材是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医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教材,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本书是中药调剂员实用技能培训教材,由医药经营企业专家和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合作开发。内容以《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工种技能标准》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概括了中药调剂员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本教材按照中药调剂员实际工作过程及岗位技能要
中医药的科学性和临床有效性已为数千年的实践所证实,但方剂所对应的证候或疾病的模糊性,方剂效应的整体性和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却难以在现代科技的话语体系中有效阐明。如何有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是中医药科学研究乃至中医药事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