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认识实习指导书
科学先驱、国之脊梁--赵忠尧先生
本书为国家档案总局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立项课题——《宁夏老照片》(项目编号:46400120160013)的结项成果。该项目由国家档案总局立项,宁夏档案馆授权宁夏社会科学院具体实施。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及档案馆和私人征集到有关宁夏历史照片3000多幅,又从中精心甄选近500幅有着明确版权的进行编排。高度浓
青海省大生态产业发展潜力评估与模式构建
本书透过《漫塘集》等多样史料,描绘了南宋士人刘宰丰富多姿的生命世界。刘宰长期居住于临准镇江,该地在南宋时期跃升为国防与转输重镇,但边区社会也因此承受着莫大压力。刘宰以乡贤身份,既努力推动多次社会公益活动,更积极串联官府与乡亲,凝聚群力以化解地方困境。刘宰的作为体现了士人的社会实践,也展现了他独特的家国情怀。作者由个别人
本书以中医药中独具特色的“香药”为切入点,通过200余件(套)海上丝绸之路香药、香文化的代表性文物和50余件现代香药植物标本,以及丰富的文献、图表资料,讲述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与香药的故事,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彰显中医药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科学价值。
本书以西北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区域,将站点长期定位监测、遥感观测和模型模拟相结合,建立西北农牧交错带主要下垫面水热要素定位观测体系,构建考虑植被动态变化的陆气双向耦合模型,量化植被恢复对区域水循环的贡献率和远程效应,提出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适应性管理对策,系统论述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水热过程的影响,以期为农牧交错带土地合理利用
《岁华谈笺录:“铁一号”红楼与戴逸先生》详尽地介绍了当代著名史学家戴逸先生的学术生活,为我们展现出一位大学者在岁月变迁中投身学术、矢志不渝的学术情怀,以及一位史学家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术抱负。书中介绍了戴逸先生的家乡和其在北京的生活研究环境,展示出一位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描绘了先生的若干生活细节,介
宁乡罗家冲遗址为沩水流域支流流沙河上游的一处重要遗址,2013年至2017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宁乡县文物管理局(后更名为宁乡市文物局,现已撤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及两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本报告分上下两篇,上篇分单位详细客观地介绍了罗家冲遗址全部考古调查及发掘资料,下篇主要对早期遗存各类遗迹及出土遗物进行了系
本书叙述了秦汉时代游士与游侠兴起又渐趋消亡的过程,描绘了这一时期广阔的历史图景和多彩的社会风尚。在关注历史运动的大背景和大关节的同时,将学术研究和非虚构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范雎、张良、韩信、刘敬、贾谊、汲黯、郭解等前人虽有了解但又缺少细致解读的人物,由心理历程到生命历程,做了深入挖掘和解析,构建起了一个又一个鲜活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