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预期及其经济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经济主体依据动态调整的前瞻性预期做出经济决策,这些决策加总为宏观经济运行;而宏观调控的传导在根源上就是使经济主体形成新的预期并调整其经济决策,进一步带来宏观经济的改变。因此,经济主体的经济预期直接决定了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向和宏观调控的成效。面向预期及其对宏观调控影响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美丽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开拓生态环境经济价值实现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书所涉及的非市场价值评估,正是在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评估生
如何通过对公共项目绩效进行科学测度,发现绩效生产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实现公共项目绩效的最大化与绩效损失的最小化,是公共项目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本书基于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PV-GPG理论),试图通过对公共项目绩效损失结构、测度、影响因素以及治理路径的研究,找寻公共价值视角下公共项目绩效损失的测度方
人们很多看似荒诞的经济行为,其实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起亚当·斯密那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这只手更加敏感、细腻,带着浓浓的人情味儿。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本来就是经济学永恒不变的主题。行为经济学更深地洞悉了人们思维深处的奥秘,指出生活中“荒唐”决策的本质,探究非理性行为的规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科研团队集体合作完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系列报告。本书对2023年中外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价。全书包括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进展、马克
新结构经济学是林毅夫教授首倡的、总结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及转型实践经验的经济学自主理论创新。为助力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北京大学自2020年起开设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并由林毅夫教授亲自小班授课。本书是林毅夫与首届实验班9位学生关于学问之道的研习交流实录。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林毅夫教授寄语;第二部分为林毅夫教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年,是中国经济从“大分流”之后的落后回到现代经济增长路径进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百年;也是中华民族走出历史低谷,不断前进的一百年;更是中华文明彰显活力和韧性,对世界不断做出贡献的一百年。为更好地学习“四史”,更好地阐释党的百年经济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与实践系列讲座
《经济学与生活》提起经济学,很多人会想到一连串枯燥乏味的数字,以及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宏观调控等一系列专业术语,认为它和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其实,这是对经济学的极大误解。实际上,经济学真实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这本经济学的入门书,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现象,阐述经典的经济
本书关注的问题在于社会态度普遍负面的情况下,年轻女性为什么仍会去酒吧?她们在酒吧中有怎样的实践、体验与感受?当我们将酒吧视为一个“压缩现代性”的实验室,年轻女性在其中的实践与反思,为我们提供了窥探当代中国的性别、阶层与道德变迁的窗口。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表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刺激和动力的利润率会趋向下降,这清楚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否定性与历史暂时性。正因为如此,自《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以来,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就不断遭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作为回应,本书从文本研究、理论澄清、经验验证和经验运用环环相扣的四个层面,阐明了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