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东北森林植物64科168属196种,约占东北森林植物的10%。绝大多数为东北森林野生植物,少量为外来入侵植物和在林区广泛栽培并逸生的植物。其中裸子植物3科4属4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56科140属165种、单子叶植物5科24属27种。本书有植物野外彩色照片400多幅,配有科、种描述;解剖图片1000多幅,配有
本书收录了海南热带云雾林的大型真菌、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347种,隶属226属、119科。其中,大型真菌有12科27属34种,苔藓有23科31属40种,蕨类植物28科43属56种,种子植物有56科125属217种。热带云雾林附生植物特别丰富,包括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等类群,有31科51属69种。本书还介绍了热带云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断续分布于我国呼伦贝尔森林-草原过渡带上,对于气候变化和火干扰十分敏感,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书在分析呼伦贝尔沙地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林火干扰条件下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空间格局、树木竞争关系、植物多样性等的变化特征,探
本书以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及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红松生长与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多性状选择研究,为科学制定以材用与果用为培育目标的遗传改良评价策略、育种亲本的选择、新种质的创制及育种园营建提供了依据;为不同育种区选育和审(认)定了一批优质果、材品种(系);加强了红松的转录组学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研究,揭示
本书以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利用RAPD、ISSR、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落叶松进行鉴别,分析其群体遗传多样性,开展了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的研究。根据内容分为6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落叶松和分子标记研究的相关进展及开展相关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章介绍了兴安落叶松天然群体形态与ISSR、RAPD遗传多样性研究;第3章介
通过林木多倍体育种综合倍性和杂种优势研究,实现多目标性状遗传改良,是林木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书汇集了著者在白桦多倍体育种研究方面的心得,对白桦育种研究概况、四倍体白桦的诱导、四倍体白桦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四倍体白桦的开花结实特性、四倍体白桦的基因表达特性、四倍体白桦组培微繁技术研究、施肥处理对四倍体白桦生长
本书简要介绍了水曲柳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白蜡树属植物组织培养及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水曲柳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水曲柳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的体细胞胚诱导、增殖和成熟培养方法,水曲柳体细胞胚萌发和植株再生技术,并对水曲柳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形态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外源过氧化氢和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将会对我国未来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自然资源资产现状及其动态变化情况,
本书可供从事精细化工、林产资源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适用于林学、林产化工、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卫生、农产品加工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并总结著者课题组多年来独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有针对性地介绍自然界中某些生物体所固有的智能行为和独特的自然属性,如荷叶的滴水不沾特性、棉花的轻柔飘逸特性、海鞘的环境响应特性、扇贝的层积结构、候鸟海龟的“千里迁徙”和“万里洄游”特性、树根的自修复特性等;详细阐述特殊润湿性功能生物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