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年代以降,福利混和经济及文化多元主义等概念兴起,不仅为政府在输送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也同时造就了市民社会、市场机制与国家功能交互运作,互补不足的现象。其结果,市场弹性、有效率,与多元化的特性补充了政府社会福利部门科层化的缺点;而政府部门投入的社会福利资源及经费也让市场运作更加活络;尤有甚者,第三
本书依据社区评估的内在要求,从社区资源评估和居民需求评估入手,为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提供前期准备和科学分析奠定基础。本书的核心内容旨在建立社区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案步骤,为社区资源和需求评估的开展提供了一套实务方法,并结合具体实践对这套评估体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式对基层社区的了解和认识是全方位的,有利于辨清和挖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大国,受快速城市化、快速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不平衡和社会治理体系发育不充分的叠加影响,目前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形势紧迫,亟待快速推进和完善。《营建新型共同体: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以中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为对象,从现状现象、存在问题、根源追溯等几个角度,深入分析中国基层社区治理状况。同时,基于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
《中国社会组织与新时代全球治理》从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出发,调研采集了数十个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案例,既凸显了高屋建瓴的理论洞察,也总结了实用的经验和方法。该书对政府、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和国际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来说兼具指导性。
一是站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高度,跳出传统的养老、人口保障的局限,从趋势、特征、文化变迁和公共政策等维度,结合数据和案例,深入研究和探讨老龄社会下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全面转型。二是将老龄化与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智能化等趋势联系起来,深入探讨了老龄社会下乡村振兴、文化建构、社会创新、经济转型等热点问题。三是综合运用定
保持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一直是实践部门与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之一。在探讨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问题时,西北民族地区特殊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使得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探讨显得迫切和需要,并且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尤其应当重点关注其城市区域。城市的基本构成单位
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社区权力结构的组成、运行及其演化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现实反映。《社区权力结构与基层治理》一书以北京市L街道为案例,深入分析了社区居委会、社区党组织、业主代表、社区能人等在社区权力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行动方式,探讨了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的关系,提出多元社区权力结构的类型与特点,以
本书对公共就业培训的重点项目进行了专题研究。首先对赣南老区农民工培训进行了专题研究,探讨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及其绩效问题。通过对瑞金服装行业的农民工进行关于培训的问卷调查,分析培训绩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选择江西省Y公司作为个案,对企业工人的技能培训及其绩效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对该公司的工
社区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三大方法之一。《社区社会工作》(第二版)突出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从理论与实务两个层面,对社区社会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集理论性、专业性及操作性于一体。本书详细介绍了社区的概念与功能、社区社会工作的内涵目标、历史演进、理论基础、价值体系、工作模式、方法技巧以及社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社区照顾、
21世纪将是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时代。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8亿,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16.15%,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规模达到4.25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8285万人,人口老龄化率将快速升至31.12%,中国将成为世界老龄化程度*的国家之一。在劳动年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