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为研究对象,介绍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等。基础理论包括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分区、污染来源追踪模拟;关键技术包括库湾富营养化风险防控技术、库滨带生态屏障构建技术、面源污染生态阻控技术、水源涵养林定向恢复技术;管理措施包括入库河流纳污红线管理、生
本书以典型重金属污染物在滨海区域地下水中的迁移与转化为主线,全面阐述了重金属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其中潮汐作为滨海区域典型的自然现象,使得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后在近岸水动力的影响下运移变得复杂;滨海含水层水体交互频繁,物质通量巨大,咸淡水交互过程中胶体与污染物协同作用增加了污染物迁移的复杂性;纳米材料的广泛
尘肺病防治是我国重要而紧迫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为了指导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合作,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牵头编写本指南。针对我国尘肺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指南从识别工作场所粉尘危害、工作场所通用的防尘控制措施、工作场所防治粉尘危害的管理措施以及工会主要参与途径等4个方面,总结了32
本书介绍了铬渣堆存场地污染控制与修复理论和方法,包括土壤和地下水系统污染物溶解释放规律、污染运移规律、污染修复技术,内容涵盖了铬渣污染场地调查、污染控制与修复方法及应用等,系统研究了从污染物堆存到污染修复的全过程。本书针对铬渣污染场地开展从场地调查、铬渣淋滤到土壤-地下水系统污染、治理修复、安全利用等系统化研究,结合领
本书是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共8章。介绍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重污染的成因与来源,分析了七大重点行业及领域的排放现状并提出了强化管控方案,阐述了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技术体系、差异化的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建立了区域空气质量调控技术与决策支持平台,提出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时
《环境中的新污染物——精神活性物质》以课题组多年研究成果为基础,主要介绍了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来源、危害和分析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环境中精神活性物质的环境行为、降解过程和处理技术,以及环境中精神活性物质的生态风险,并简要介绍了污水流行病学在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调查中的应用。《环境中的新污染物——精神活性物质》既是一本学术著
本书阐述了环境污染检测研究的意义,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环境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仪器和系统,并且设计了各种进行气体及土壤监测实验的检测系统。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普及性于一体,力求理论与实际结合,系统全面地反映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进展。 本书包括气体检测技术、气体检测系统的设计、气体测量实验、不确定度评定与分析、土壤检测技术
本书是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高原山地生态与湖泊综合治理保护”丛书之一。本书以滇池流域面源污染的特点和研判分析为基础,在流域生态系统功能优化的技术上,形成了全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削减的系统框架,提出了分圈层、流域、重点环节进行综合控制的技术路线和分区防控设计,给出了不同区域进
本书为“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丛书卷III上册,共11章。本卷报道了大气复合污染的关键化学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大气氧化性的定量表征与化学机理开发,大气HONO垂直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环境影响,新粒子生成和增长机制及其环境影响,液相氧化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等。研究范围广泛,涉及长三角、
本书是一部关于利用经济作物玉米实现重金属和石油烃污染农田土壤边生产边修复的研究成果专著。在简要介绍了农田污染特征和相关修复技术的基础上,本书系统总结了作者及其团队针对中轻度污染农田土壤开展的修复用大生物量作物筛选、重金属/石油烃单一及复合污染修复机理、土壤中污染物的活化与增效修复技术、基于玉米的边生产边修复应用示范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