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西部考古子课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根据以往在吉县的工作经验,结合地形地貌,对州川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发掘,调查范围为吉县县城以西、黄河以东、东城乡政府以南、柏山寺乡政府以北区域,地处东经110°29′13.4″(JF4)-110°40′36.5″(JQ1),北纬35°59′29″(JM11)-36°
本书主要发表了2012~2013年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的重要遗迹,发掘面积1997.5平方米。遗迹有运河河道、两岸的河堤、两岸的石筑桥墩、河道中间的石板路、道路、建筑址和木船等。
本书以生动的笔触,翔实地再现了诺贝尔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博士的成长经历和勇于创新的人生风采。
本书内容包括:北魏平城布局初探;北魏平城双阙考;北魏墓葬出土陶俑研究;北魏平城时期的装饰纹样;丝绸之路与北魏平城;北朝瓦当研究等。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对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部分调查结果和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理论性思考;中篇对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和社区文化功能提升示范地的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与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介绍;下篇则对课题示范地的重点性示范工程进行展示。本书可为我国区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提供重要参
安徽水下考古调查从2008年开始,分为陆上调查和水下调查二个阶段。2008年至2010年为陆上调查阶段,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档案查找、实地走访踏勘,共获取安徽境内水下文化遗存线索47处,基本摸清了安徽境内水下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和水下文物家底。2014年至2016年为水下调查阶段,对太平湖水域、响洪甸水库进行了水下考古仪器
本书由首届商周青铜器与先秦史研究青年论坛参会论文选编而成,收录论文50篇,内容主要涉及金文研究、青铜器及相关问题研究、先秦史研究三个主题,多围绕近年新公布的青铜器与金文资料、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历年纠结不清的难点问题等展开研讨。
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5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
作为国内第一本犹太史研究指南,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犹太史研究的各个方面,为犹太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入门指导。除了该书犹太历史的基本框架、介绍犹太史的原始文献外,还对研究发展史和主要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展现了当前犹太史研究中的重点问题。附录所列的学术资源、关键词和推荐阅读文章,为读者进一步了解与深入犹太史研究提供了路径与
本书全面、系统地报道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13年-2014年对老司城遗址进行田野考古发掘的全部资料,包括生活区、衙署区、祖师殿区、堂坊包出土的房屋建筑、城墙、排水沟渠、道路系统等,以及大量的建筑构件、陶瓷器、动物骨骼。这些材料不但是对2012年以前老司城考古发掘资料的补充,也是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需要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