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婚姻史》是国内第1部关于人类婚姻史领域的专著。作者广泛运用古今中外有关婚姻习俗的大量文献资料,以生动的事例与通俗流畅的笔调,全面系统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人类历史上各个婚姻形态发生、发展与演进的来龙去脉,并展示了人类婚姻家庭的美好前景。融学术性、理论性于一体,为民俗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本书精选西方重要英文文本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之进行介绍乃至解读,力图多层次、全方位地揭示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基本状况与特征,从中透显出西方历史的演进脉络、流变趋向乃至发展规律。各卷所选的篇目,既有对某文献的全文收录,也有对某文献核心部分的截取。每篇文献后还开列了一些相
所谓“克罗齐命题”,即意大利学者贝奈戴托·克罗齐的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所包含的思想,触及历史知识的形成与当前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实际的历史研究中,这种联系主要体现为“现实关怀”和“历史写作”之间的张力。《“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中美两国美国史研究的趋向》以中国和美国近期的美国史研究趋向为中心,探讨历史学家所处的
《当代港澳研究》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港澳研究专题刊物,也是较早创办的港澳研究学术刊物之一。刊物由国内港澳研究的主要学术机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办,集中刊载有关港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以及港澳与内地合作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充分反映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是港澳研
湖泊的水量、水质变化制约着湖泊生存、发展和消亡。然而,气候变化下的湖泊水量变化是一个常态现象,而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湖泊的历史过程。本书以历史时期为视角,通过对太湖过去百年来湖泊沉积、磁学和花粉沉积特征、考古证据、历史文献研究,进行流域水文长时间序列和极端年份水文数值模拟,同时对百年来太湖流域营养盐变化导致的湖泊富营养化
本书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水库淹没区建设,于2009~2013年在淅川下寨遗址发掘过程中发现的73座东晋至明清时期墓葬的考古报告。这些墓葬虽零散分布于遗址之中,但被盗掘的较少,保存相对较好。本书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报道,从随葬品、墓葬形制与布局、地方葬俗、分期年代、南北方文化因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初
王选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带领团队二十年磨一剑,使这一成果在中国广泛普及和应用,掀起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印刷技术革命,为汉字进入信息时代、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奠定了重要基础。荣获国家*高科学技术奖等二十多项大奖。究竟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王选排除千难万险,从一个长期病弱、命运多舛的北大小助
本书共分为:丝绸入蕃:考古学的观察及其文化史意义、中国早期文化圈的形成与民族的产生、再论匈奴刑罚“轧”、十六国霸史与十六国时期的官司修史运作等。
《中国,我的第二故乡: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口述》受访者穆斯塔法·萨法日尼,1971年至1976年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与历史,1978年至1984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0年在该系攻读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外交工作,1992年至2002年担任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现任阿拉伯信息交流中
本年鉴是对2015年玉器市场的总结与研究。目的是通过本年鉴的阅读,使读者对当年的玉器行业有一个基本认识,能正确把握玉器行业未来趋势,为厂家、商家、行家及藏家提供把握玉器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工具,适合考古及博物馆学专业及有兴趣的人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