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江苏省重大项目的成果之一。1、对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战略体系的理论与政策的研究项目团队十分关注研究分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理论与政策,将有关政策分析、政策建议在项目子课题研究的首要地位。(1)项目组研究了社会建设的历史,研究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学者对社会建设的贡献。(2)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
本论题除了导论和结语之外,全文共分五章,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公益精神的内涵阐释与价值分析。所谓公益精神就是公益主体基于一定的关怀和利他意识,受主体偏好影响而面向特定社会群体或人类发展共同关注问题的行为的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在内容上,它涵盖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团结互助意识、参与精神和社会文化精
《社会治理与社会保护》辑录了作者2007年以来发表的20篇论文和硏究报告。这些文章在杂志发表时各为一点,汇聚后则成了反映作者的社会政策思想理念的区块链,其中不乏前卫又接地气的政策思维,且重在实事求是。所有的文章被分为社会治理和社会保护两大部分,以便于读者阅读和进一步思考。 作者承担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社会政策课程的教学任
本书将在“华侨华人与中国梦”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之下,研究华人社团与中华文化传播,乃至于中国梦的实现问题。主体部分将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简要梳理华人社团的历史发展脉络与现实体系;其次,从对象、内容、方式、渠道、功能等维度,对当代各类华人社团的中华文化传播活动进行分析,探讨各类华人社团的中华文化传播活动的和而不同的具体
《华中村治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4期)》以农业治理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总体观点是: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当前中国仍然有6亿多农村人口、2亿多农业劳动力的国情下,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只是规模经营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而必须是以小农经营为主的现代化。中国农业将长期保持小农经营格局。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问题,涵盖社会转型中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转变等方面。孔祥勇主编的《服务为本的国家治理》以社会治理为视角,以法治为核心,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围绕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从实践探索、理论研究与决策参考三个方面,聚焦社会矛盾化解与管理模式创新,总结地方治理经验,荟萃理论前沿成果,为
本书从资本支持的视角研究了黄河上游水库移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黄河上游水库大部分移民区的区位劣势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本书重点关注少数民族移民区的民生发展、生产生活状况,分析黄河上游移民区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和存在的制约因素,探索移民区可持续生计的长效发展制度和机制。本书涉及黄河上游水库移民概况及特征;生态资本支持、
本书系教育部评选确定的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名牌栏目“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廉政论坛”(也是目前国内高校入围全国名牌栏目的廉政研究专栏),2017年关于腐败治理系列研究成果。属于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廉政研究文库”丛书的第8部(此前已出版7部,社会反响很好)。
本书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行政模式中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从整体主义的视角对中国行政模式的建构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理论探索。本书认为,行政模式是一国政府在其历史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为了实现政府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职能,在政府的行为过程中融合行政文化、行政组织、行政行为和行政机制的总和。书中勾勒了整体主义视角下行政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于2010年发起设立中国法治政府奖,依据科学的评选标准和公开的评选程序对各级机关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的制度和措施进行评价。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共收到全国各参评单位提交的192项申报项目,分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国务院部门至乡镇政府各级机关。本书从获奖的88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