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年鉴》是全面反映我国信息化建设实况的大型专业资料工具书。本年鉴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主办、《中国信息化年鉴》编委会编辑出版,2014年第一卷正式出版,旨在总结中央及地方信息化发展的全面情况,聚焦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实际问题,深入研究、探讨信息化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集中展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分享两化融合
本书收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36个办刊单位的52名期刊编辑人员的作品,作者的主体是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优秀学术期刊编辑奖”的编辑人员,以及部分院属期刊的资深编辑,基本涵盖了全院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学术期刊编辑。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心得体会,二是担任期刊编辑以来遇到
本书以晚清(1840-1911)贵州图书传播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传播学的视角,综合运用文献学、目录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将研究对象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对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环境、刻书机构、刻书内容、流通方式、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打破了传统从目录学、版本学、编纂学来研究图书的旧有模式,突破了以往图书传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通过研究编制《蓝皮书(2021)》,基于手的全国科技期刊年检数据和CNKI、WoS(SCI)、Scopus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在调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呈现我国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总体发展情况,反映全貌,分析现状,剖析问题,总结规律,预测趋势,探索我国科技期刊的可持
本书结合我国三网融合的实际情况,将三网融合放在不断发展的媒介生态环境中考虑,比较了它与媒介融合、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探索了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的新研究方法与模式;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路径进行了研究。本书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产业资料及其对应的发展策
本书以新工科为牵引,从构建多维度、螺旋递进式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入手,基于软件工程思想从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方面研发信息安全系统,对提高读者研发完整的信息安全系统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本书内容充实,层次清晰,图文并茂,可作为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信息安全、通信工程和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
作为一位从大学教授跨界到好莱坞并开始拍摄电影的科学传播人员,兰迪·奥尔森深谙科研人员开展科学传播面临的一系列窘境和困惑,他力图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为科学家出谋划策,告诉他们该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传播。本书是想要从事科学传播但又不得法的科研人员,甚至包括在校生该如何让“科学更加人性化”的有益指南。
信息经济高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信息社会50人论坛组织多位顶级专家学者从变轨:数字化加速与数据生产力,重建:碳中和、老龄化与城市更新,治理:数据、隐私保护,以及预见:信息社会下一个十年四个维度出发,通过专家多年深入的研究梳理出真知灼见,期望借由此书与读者交流、碰撞,为这个时代留下记录、思考、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1)一书由辽宁省博物馆组织编写。《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1》分“回忆与怀念”“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研究与鉴赏”“文物保护与技术”“博物馆工作与研究”“史料与研究”六个栏目。《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1》文章由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工作在文博一线的同仁撰写,主要为以辽宁地区为主的考古新发现及研究、
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是把生态学、系统论与档案保护知识相结合,在遵循生态保护规律基础上,协调保护主体、保护对象和保护环境之间关系,合理使用自然和社会两种资源,构建一种绿色、平衡、有序保护系统的行为。最终目标是维护档案的载体和档案信息内容安全,以达到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并保证档案信息内容长期可读、可用与安全。本专著研究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