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研究了岩棉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对原料熔融、熔体的物理特性、纤维化过程、一次棉的形成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集棉室气流分析、固化炉工况等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同时对岩棉生产工艺重要环节进行实验,引入机器视觉技术分析岩棉生产关键环节,对岩棉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电子结构是固体性能的基础。本书从化学研究者的角度介绍了无机固体材料的电子结构及其对固体电学、磁学和光学等性质的影响。前三章主要讲述固体材料的化学键、电子结构的模型及先进的光电子能谱技术。第4~6章介绍能带理论、半导体、绝缘体、莫特绝缘体的本质和电子强关联效应、电声子相互作用、超导电性等。最后一章介绍固体材料缺陷、掺杂及
本书不仅关注了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如梯度纳米结构材料、高强铝合金、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有机发光材料、新型高温超导材料,还关注了战略性、前瞻性的材料,如多铁性材料、碳基纳电子材料、人工微结构与超构材料、拓扑量子材料;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态势及我国对该分支学科的针对性发展战略,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或保障措施。
本书结合国内外无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系统介绍了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过程,以及国际上当前探索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实验设备及其工作原理、性能检测、分析设备。既阐述了传统无机材料的制备过程,又介绍了新的、方向性的工艺路线。兼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体现前瞻性。本书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教材,亦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教师、科技人
《材料力学》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全书共分11章,主要包括:轴向拉压和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法、动载荷和交变应力等内容。《材料力学》充分考虑学生自学的需求,注重材料力学课程与以前所学内容的衔接,语言通俗易懂、合理设置自测题,以节为单位,设置本节导航、
本书介绍了光固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书共有16章,第1章为概述;第2~5章介绍了光固化原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附有合成方法实例;第6~11章介绍了光固化产品的性能要求,附有合成方法实例及参考配方;第12章为光固化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13章为光聚合和光接枝;第14章简介了UV-LED固化;第15章为电子束固化;第16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旨在指导该专业学生及相关从业人员阅读本专业领域的英语书刊和文献,提高读者阅读英语科技资料的能力,并能进一步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所需要的信息。本书共分8章,共23个单元,其中第1章为复合材料概论,主要介绍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应用;第2章和第3章分别介绍基体材料和加强材料;第4章介
本书聚焦聚合物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结合笔者多年研究成果与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以ASTMF2972对增材制造技术的分类为依据,从原理、材料、工艺、设备、制品性能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7种主流的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包括:熔融沉积成形技术、光固化成形技术、粉末床熔融成形技术、材料喷射成形技术、黏合剂喷射成形技术、定
本书介绍了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性能测试和潜在应用。第1、2章介绍了二阶非线性光学的一些相关研究背景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第3、4章详细叙述了作为核心关键结构的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生色团的设计理念、构性关系,以及引入高分子的不同方式和高分子类型与拓扑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第5章列举了各种二阶非线性光学
本书介绍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了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建立了测定水合肼、亚硝酸盐、苯酚等物质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在紫外光或可见光下,利用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实现了对有机污染物聚丙烯酰胺和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