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本书分析了新时代对中部地区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中部地区发展
本书是作者近四十年从事贫困研究的心路总结。书中系统总结了我国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为基本目标所构建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和所采取的重大举措,认为这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要保障,不仅为彻底解决困扰我国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
《“一带一路”创新发展报告2021》聚合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的专家资源,综合了国际科技合作的诸多成果。《BR》本报告主题是“‘一带一路’健康命运共同体”,着重介绍了“一带一路”联合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研究进展,涵盖了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如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等),内容涉及
优化全球产业布局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本书紧密围绕产业分工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提出了异质性贸易形式隐含碳排放核算、贸易隐含碳足迹跨境次数核算、基于投资的碳排放核算等一系列方法体系,有益于读者认识全球产业分工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探索应
普洱是我国首个、也是目前一个国家级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自2014年创建以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为当前“唯GDP论英雄”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提供了另外一种核算思路。本书由普洱学院(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与普洱市发展改革委
本书为南南合作金融中心撰写的2019~2020年度报告。书中首先阐述了南南数字合作的概况和概念框架,介绍了影响南方国家经济活动数字化的因素;其次重点论述了数字技术对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力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分析了数字化引发的金融转型以及金融科技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再次,评估了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在
本书以可持续发展管理为核心,从区域与管理、经济发展管理、人口管理、环境管理与PRED协调、地理工程五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区域管理的原理和学说,为读者展示管理一个区域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技巧,并从管理学角度对我国的一些发展问题提出建议。书中大量内容涉及地方行政官员和区域规划与管理人员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本书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和“七大任务”等重点任务,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案例分析、发展路径四个方面分上下两篇展开分析。上篇围绕“一极两中心两地”(形成重要增长极、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目标定位展开,下篇围绕“七大任务”(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本书梳理了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基于绿色发展既要发展又要绿色的基本认识,构建了绿色发展评价体系,以科学把握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特征与演化态势,辨识绿色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探讨了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创新思路。本书的主要结论有:一是强调可持续性
碳中和是时下热门的话题,会对所有领域构成史无前例的影响,同时也必将催生众多新兴领域和商业模式。它将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改变未来。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体,用真切而的写作手法描绘了碳中和的前因后果,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即将迎来的大变局,进而呈现一种波澜壮阔的画面。本书内容包括碳中和的投入、碳中和的机遇、碳中和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