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考古》(第21辑)是在西北大学“211工程”经费资助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联合编著的学术半年刊,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1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
本书首次系统展示了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400余件,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战国至西汉前期、西汉中期至东汉、三国两晋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八个时期,按照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等器类内容进行合理编排。文物出土地点涵盖贵州省荣获的国家文物局历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遗址。
本书从1949年以来广东省内的重大考古发现项目中,遴选出近百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广东省70余年文物考古工作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时代从旧石器至明清,不仅有田野考古发掘资料,还有大量水下考古新发现,对于研究广东及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及序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搜集了三峡地区截至目前所发现的自旧石器时代至元明时期的考古资料,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三峡地区考古文化进行了全面分析,厘清了三峡地区各个历史时期考古文化的内涵及其演变序列。本书对三峡地区考古文化与周邻地区考古文化的关系,三峡地区古代人类居住环境以及农业、饲养业、渔猎业、盐业、手工业等方面的探讨。
本书公布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一期考古发掘的140座墓葬资料,其中汉代墓葬35座、宋代墓葬7座、明代慕葬98座,为研究该地区三个时期普通平民阶层的慕制、葬俗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本书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0篇,收录了《陕西省永寿县先秦时期遗址考古调查简报》《2018年新疆巴里坤小黑沟遗址调查简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千佛洞石窟调查简报》《秦都雍城地区秦汉畤祭遗存研究》等文章。
葛家沟墓地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磊山村葛家沟南部,丹江口水库西岸由北向南延伸的长岭上,东、西、南三面环丹江口水库。2016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战国至西汉时期79座墓葬,这批墓葬延续时间较长,且无明显缺环,是淅川地区这一阶段中小型墓葬发展演变情况的**体现。这批资料对研究丹江流域楚、秦、
郭家崖墓地地处秦岭北麓的渭河南岸台地上,是一处规模较大、沿革时间长、保存较好的东周秦及汉唐墓葬群,也是近年来继凤翔孙家南头之后在汧渭之会有关东周秦墓葬的重要发现。对该墓地122座墓葬的发掘工作分别于2011年和2017年两次完成,这批墓葬对研究秦人社会聚落形态、秦戎关系、墓葬习俗、历史沿革以及古代秦岭南北文化交流与传播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窑址调查、窑址发掘、出土遗物、考古成果综述等。
本书对石城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厘清了遗址的形制布局和功能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