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农村扶贫为研究对象,通过以云南为代表的典型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出中国政府扶贫治理方案的特点。依据其对多元主体、多元机制整合的特征,通过与西方治理理论的对比构建出整体性扶贫这一概念,以概括中国农村扶贫治理中的整合逻辑,为中国公共行政的本土化出一份微薄之力。
本书是林家彬研究员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城市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这三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的自选集,时间跨度从1995年到2019年。其中绝大部分文章源自其供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期间所撰写的政策咨询报告。本书的出版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书系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与展望报告。书稿对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当前整体的经济形势、经济政策作了总体分析与展望,与此同时,对拉美地区的主要经济体,如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和墨西哥等国分别进行了分析,主要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成就、经济发展形势和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状况等内容。另外
本书分为三部分,历程篇梳理了我国反贫困的伟大历史进程;理论篇主要阐述了贫困、贫困成因、贫困识别理论及贫困线测度标准与贫困监测方法,运用了教育扶贫理论、产业化扶贫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他视角下的贫困理论等介绍扶贫帮扶;实践篇介绍了上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以云南省,福建省泉州市,河南省南召县,河北省易县、威县、故城县为例
本书聚焦贫困区域发展“新型城乡关系向哪里变,统筹城乡扶贫治理路怎么走,关键资源要素往哪里流”的现实问题,科学研判“城乡扶贫开发分治”走向“城乡扶贫开发联动治理”的发展趋势,全面阐释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背景下连片特困区城乡贫困关联、空间重构减贫、扶贫资源配置效率、城乡扶贫开发联动治理等主题,系统提出增进“五大协同”助力扶贫开
举世瞩目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我们规划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以及两步走战略安排。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潮头,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作为理论工作者,应当自觉认真开展新时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研究,并基于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奇迹,讲好“中国故事”。本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本书共分主报告与分报告两个部分,其中主报告主要对中国2020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分报告包括中国实体经济结构分化;提升居民消费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肉价、油价与通货膨胀前景分析;实质性减税降费的效应、政策困境与对策;货币政策回顾与政策建议等内容。
本书是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政策要求,摸清民营经济发展需求,由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联合北京市相关单位的决策研究人员,围绕文化产业类、金融类、生活服务类、高精尖制造类、科技服务类五个领域以及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民营经济发展和东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做法进行的研究,
本书为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8年结项,成绩很好。本书梳理了辽河航运的兴衰历史,以及辽河流域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演进进程,从中分析了辽河航运与东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作者研究后认为,辽河航运的功能先是把辽河流域与中原整合为一个整体,再把辽河流域上下游整合为一个整体,然后再把松花江流域与辽河流域整合起来,
《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以民族经济学为主线,辅助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研究民族地区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该书一方面从宏观角度,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分析民族八省区经济发展问题;另一方面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有针对性地从实证角度分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作者认为,内蒙古自治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