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年度报告(2018)》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案例研究和附录四部分。在总体论述中国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上,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数字文化艺术走出去、中国文化艺术海外受众情况进行专题研究,然后就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走出去项目、中国舞蹈
本书为集刊,已经在我社连续出版了4年,今年已经是第5年出版,本卷为2018年第2期,总第17期,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学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编,延续了集刊的风格。2013年创刊,每年定期出版3卷,下设高端访谈、人文思潮、经典阐释、症候分析、热点聚焦、七纵八横五个栏目。本期人文思潮栏目的主题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海外发展报告(2018)》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朱新梅担任主编,作者队伍主要集中在高校老师、总局直属机构以及一线行业领军企业等三大模块,同时也邀请了总局国际司闫成胜副司长把关(从提纲环节,到*后终稿审稿)。本卷报告主要分为四部分:*部分是总论,由朱新梅老师负责撰写;第二部分是中国广播影视发
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世界上的众多学者对此议题做了多层面的深度研究,遗憾的是中国学者对此领域耕耘不深。为弥补这一缺憾,本研究以实证数据为基础,由表及里,从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行为、信念和参与脉络三个层面进行描述、分析。研究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辅之以观察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家长大量参与子女教育的行为分布在
作者致力于多学科视域下的档案价值认知及其之上的价值实现机制研究,首先,历史的看待档案价值尤其是凭证价值或工具性价值,作为本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其次,以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价值属性和资源稀缺视角研究档案价值,对于丰富我国档案价值规律实现途径、优化档案信息资源配置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后,集成管理理念语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是稀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本刊为第十二辑。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世虹教授。本刊主要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与研究综述等,是中国学术界*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研究对象
运用专业社会化概念框架,对中美社会科学博士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博士生经历了角色社会化和知识社会化两个维度的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三个阶段,即作为一个学生的学科知识消费阶段,作为一个准研究者的缄默知识整合阶段,和作为一个初级研究者的创新知识生产阶段。不同的系统文化、学科文化、院校文化和专业文化将不同程度
本项目系贵州民族大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促进西部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共同课题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西部各级各类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得到了完善,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制约西部教育发展的因素有教育投入和优秀师资和优秀人才补充力度
本书针对我国出版社在转企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性与主题性弱化问题,采用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文献引证分析方法,提出包括学术性指标、专业性指标与辐射性指标的出版社学术影响力测评体系,并选取2007~2011年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及2012~2016年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作为施引文献,进行较为详尽的指标统计与实证研究。通过大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一版于2011年出版,第二版于2015年出版,本书为第三版。本书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按照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全面介绍数字信息资源、信息检索思路和方法,对国内外典型学术数据库进行重点、详细的介绍,展示实践操作,并强调“利用”的重要性,以此来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