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创作篇、感想篇和反响篇三部分组成。创作篇主要由歌舞剧《情系塞罕坝》剧本及参与节目创作的11名教师讲述他们如何用舞蹈、歌曲、情景表演等艺术表达方式诠释塞罕坝精神。通过创作歌舞剧《情系塞罕坝》,众主创思想认识得到的启迪和艺术教学水平得到的提升。感想篇主要是参演歌舞剧《情系塞罕坝》的师生讲述,如何深入理解塞罕坝精神,融
本书用图画的形式,以真实故事为脚本,讲述了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的温暖故事,其中有自由自在、亲近人类的流浪猫,有悉心陪伴老人的宠物猫,还有受到伤害却依然相信人类的被救助动物;它们是在城市中顽强求生的奇妙生灵,是人类的伴侣宠物,更是难得的治愈帮手;它们彼此相亲相爱、共渡难关;它们与人类守望相助、相互慰藉,它们用自己的单
本书研究了1949—1966年的现代新诗理论与批评的历史状况。政治与诗学的紧密纠缠,形成了这时期诗学理论与批评复杂而又单调的特殊光谱。《BR》本书从两个方面来切入因政治与诗学的矛盾运动而产生的特殊时代诗学光谱,即以阿垅、沙鸥为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时代大转折中诗学家的复杂诗学思想调整和诗学体系回旋;诗学理论家在
如果用萌趣的风格来表现克苏鲁神话中恐怖奇异的角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期待,那么请翻看本书。 本书是一本有关克苏鲁主题的插画图鉴—以克苏鲁神话为基础,为其中的百余角色设计萌趣的卡通形象。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为角色图鉴,第二篇为趣味插画,同时还为大量角色撰写了生动形象、笑点满满的文案,图文结合,诙谐有趣。
《文学理论前沿》(半年刊)创刊于2004年,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和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唯一中文刊物,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中发行量较大的一种。本书是第25辑,设立“前沿理论思潮探讨”“中外文学接受与诠释”两个栏目,共九篇文章,站在国际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前沿,对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关注和研究,做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大量诗词名家,他们创作的诗词题材广泛,流传久远,他们的名篇名作穿越千年的时光,散发出夺目的光芒。本书选取了我国历史上九位著名诗词名家,包括温庭筠、韦庄、李煜、柳永、晏殊、晏几道、苏轼、黄庭坚、秦观,将他们的人生经历、创作历程用漫画的方式绘制出来,并对他们的名作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共4章,历时性地梳理象征主义流派的发生、演变史,以及象征主义理念的扩展、变化。它又分为4块内容,第一块为颓废派、象征主义的发生;第二块为颓废派、象征主义的对立,以及象征主义的调整;第三块为象征主义的落潮;第4块为法国象征主义思潮在欧美的影响。第二部分共4章,从更大的视野来研究象征主义的
美籍华裔翻译家王际真(1899-2001)是中国文学经典英译的先行者,在20世纪40年代翻译与编辑出版了《红楼梦》等五部中国文学经典,为当时的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开启了窗口。他后期还英译了《列子》等中国古代思想经典的少数篇目和我国台湾作家陈若曦的两部短篇小说,节译了《镜花缘》等。本书结合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分析王际真英译多
《燕赵中文学刊》由河北大学文学院主办,以发表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最新成果为主,设有文学理论与批评、语言学研究与汉语教育、燕赵文史与区域文化研究等栏目。本书是第1辑,所录文章主要为燕赵文化研究最新成果,既探讨了第一次文代会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的关系,梳理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河北作家,又展开了关于燕赵地区历史人文风貌的描写与阐释
本书以多维的视角,散点透视当代文学皖军的创作,既关注像严阵、梁小斌、刘克等老一代作家的创作,也关注像季宇、许辉、许春樵、陈先发、赵焰、李国彬、洪放、余同友、潘小平、陈斌先、李凤群等当代安徽作家的中坚力量,亦关注大头马等新生代作家的渐露锋芒。本书以当代安徽作家创作的现场性、当下性、地域性呈现当代文学皖军创作的审美风貌,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