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政策实践领域的年度研究成果之一,主要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文艺院团等公共文化行业的新进展,对基层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服务创新、发展绩效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了个案剖析和解读,可以为文化管理者、文化理论研究者和基层文化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现实,特别是以李约瑟为代表的理性重建和以席文为代表的社会学重构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进行分析与反思,并聚焦于“后李约瑟时代”实证主义科学观逐渐淡出的现状,对社会建构论框架下的社会学、女性主义、人类学等研究路径进行分析与审视,剖析了当下文化相对主义科学观的方法论根源、理论困境和现实危害,借鉴国际STS后
本书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北京市教委联合批准的省部级研究基地——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2017年度报告。内容上聚焦科技创新与法律问题的互动,汇集研究基地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法治研究这一问题上一年来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域外科技创新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信息与互联网领域法律与知识产权问题研究、高端制造业法律环境与政
本书在梳理公共治理理论谱系的基础上,选取城市这一典型场域,透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治理的模式转型。本书认为中国城市治理已经形成了一种整合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依托公共部门及其组织体系,通过资格认定、精英吸纳、资源支持、项目运作等方式,对市场和社会主体进行跨界整合,形成一种隐性控制机制。这一治理模式显著提升了政府能力,
本书分八章,内容包括:网球运动入门学习;大学生网球运动开展的准备计划;大学生网球运动的基本开展情况及对策探究;大学生网球运动教学与训练工作的开展;大学生网球联赛的开展;大学生网球基础技能培养等。
仲丽娟老师作为上海市教委选拔出的普教系统研究人员赴美访学,在美东的“教师教育”培训基地——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分校,在石淑芳教授的指导下,亲历并卷入了美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 《美国春秋:成为学者型教师》采用叙事手法,两个“我”交相辉印,既分离又交融,介绍了美国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的过程,尤其是困难
《天方探幽》全面收录了仲跻昆教授对阿拉伯文学、阿拉伯文化的整体看法,包括对阿拉伯诗歌、传记文学、以及著名作家、作品的独到论述,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学上的交流和相互影响。还包括对阿拉伯文化的见解,以及对具体文化问题的研究,包括中国与阿拉伯文化交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复兴与现代化、中阿文化的交往与对话
本书以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在系统阐述国内外产学研互动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产学研与区域活动的内涵、产学研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概念模型、产学研与区域互动效应的测度体系、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崛起、产学研互动与区域协同发展路径的选择等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问题。
本书通过梳理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和成就,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准确把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路径,从而正确指导并服务于课堂教学实践,为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同时也能够为从事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决策者、一线工作者提供参考。
本书从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应有作为和积极作为的方法途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尽周密的分析和阐述。首先,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战略高度来进行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文化发展演进过程中的历史线索和主要脉络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有作为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