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大学生的古体诗文作品集,共分律诗、词、对联、赋、散文、人物小传和书信七个部分。书中内容多表现的是校园生活,兼收山水游记、思乡怀友、咏物言志、感时论事之佳作,思想健康,内容丰富,感情充沛,已经过授课教师的修改和润色。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历来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和传承,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课均把创作古体诗文作为教学的
本书选择了100首精美的唐诗,分为经典的十类题材,加以重新的诠释。其中既有对春花秋月等自然风物的细心描摹,又有登山临水时的深情咏叹,更有面对历史古迹时的深沉反思,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唐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对十类诗歌的解读中,既可以感知到唐代诗人们五彩斑斓的诗性生活,开阔自己的历史文化视野,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接受
冯健男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理论家,他的批评活动与共和国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参与了新中国建立以来近50年的文学史进程,影响了当代文学批评史的面貌。本书选编冯健男先生在文学批评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汇集而成,共分为三编:第一编“废名研究专论”,第二遍“文学理论介入”,第三遍“现当代文学批评”,以展现其
本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诗歌“一观两翼”的语言问题,主要探讨当代诗歌语言观,以及诗歌语义、结构层面的四个问题和文体、功能层面的四个问题,**限度破除对诗歌语言的认识误区,探索当代诗学研究的新思路,致力于跨学科交叉研究,深度推进语言学、符号学、哲学等领域的语言理论和方法在诗学研究中的应用,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诗学
从《匆匆》对时间流逝的慨叹,到《春》《荷塘月色》中的诗情画意,再到《背影》对父爱质朴深情的叙写,朱自清的文章以其清丽、真淳的情感底色涵养了一代代读者。今天为什么要读朱自清?为的便是“文化”二字,从朱自清的文章中,我们能读出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
今天为什么读鲁迅?也许一句话就够了:鲁迅是“现代文学第一人”。他一生创作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朝花夕拾》《野草》两部散文集以及十几部杂文集,总量并不多,但依然被公认为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最高峰。“惯于长夜过春时”,我们一起走近鲁迅,看如何他在茫茫黑夜中走异路、去异地、求新知,以文学“立人”。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一位独特的作家,他虽双腿残疾,却创作了众多小说、散文、随笔、诗歌。命运的无常和生存的焦虑触发了他深邃的思考,对生命奥秘的执着追问是他创作的主要动力。遥远的清平湾、与地坛的往事、合欢树下的思念、轮椅上的眺望……阅读史铁生的作品和人生,让我们感受他温暖的文字,触摸他动人的灵魂。
本书是刘半农作品的精选集合,包括刘半农各个时期的散文、诗歌和随感。能让读者从中感受和领略其作品中的美感、激情和洒脱幽默,同时还能感受其文字中透露的“闯将”品格。除此之外,还将刘半农的生平、创作及艺术成就罗列于作品之后,让读者能品味到其作品思想的来源。
《世界文化名人经典文库:萧红:怎样爱,怎样活》是萧红作品的精选合集,以散文为主,并精选部分小说作品。读者可以在书中了解到萧红笔下弱势群体的鲜明性格。同时,该书可以让读者能更直观地了解20世纪初“大文豪”萧红的全貌。
本书是郑振铎对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的研究著作,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堪称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微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