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分为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及操作要求和实验两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介绍了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及操作要求;第二部分为5章,每章5个实验,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分离纯化与培养保藏、环境微生物的培养、现代分子微生物学技术和环境微生物的应用。本书内容由浅及深,实验的综合水平、研究水平、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逐渐提高,
复杂电磁环境作为现代战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理论技术与应用的研究尤为迫切。本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实践应用三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介绍复杂电磁环境的形成与发展,基于过程的电磁环境表象、本质和应用认知以及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理论;关键技术部分介绍复杂电磁环境一体化构设和多维评估关键技术;实践应用部分介绍复杂电磁环境在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一带一路”篇》聚焦零饥饿(SDG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气候行动(SDG13)、水下生物(SDG14)和陆地生物(SDG15)六大SDGs目标,重点专注于新方法新指标的探索、可持续发展进程的跟踪评估,以及多指标交叉研究的理论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中国篇》聚焦零饥饿(SDG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气候行动(SDG13)、水下生物(SDG14)和陆地生物(SDG15)六大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专注于新方法新指标的探索、可持续发展进程的跟踪评估,以及多指标交叉研究的理
本书共分8章,详细论述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污染、振动污染、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光污染等物理性污染的基本概念、原理;阐明了这些物理性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及影响;简要介绍了各种物理性污染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人们对物理性污染利用的最新科研动态,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改善农田水肥管理、优化草地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农田和草地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土壤固碳量。本书通过梳理全球碳市场农业项目减排固碳方法和规则,阐明了国内开展此类项目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适用于碳市场的农业减排固碳项目监测和核算方法,提出了保护性耕作、可持续草地管理、农田氮肥管理、稻田节水灌溉4项方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PM2.5和O3的重要前体物,其减排与控制是实现PM2.5和O3协同控制、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关键。本书从污染排放及污染物类型的角度对VOCs污染控制催化过程与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重点阐述了脂肪烃、芳香烃、醛酮类、醇酯类、含卤素、含氮/硫、多组分VOCs催化反应行为与过程。在此基础上
《环境工程学实验》系统地介绍了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以及土壤污染控制五个方面的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实验项目设计注重服务于学生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旨在从实验教学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实验设计及实施、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环境工程学实验》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
《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实验》共包含28个实验,其中前15个实验主要介绍不同环境介质中各类常规污染物的监测方案和技术,后13个实验主要介绍环境监测和检测中的大型分析仪器应用方法。针对水体、土壤、大气、固体废物等主要环境监测对象,介绍了相关大型仪器的原理和应用,努力兼顾基本实验操作训练和前沿性的综合实验设计,旨在增强学生对环
本书构建了完整的松辽流域水环境评价体系,通过松辽流域重要水功能区监测断面布设,开展重要断面地表水水环境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水生态评价、重要入河排污口调查等工作,分析松花江流域重要断面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重点研究辽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治理与利用情况;分析水库富营养化状况及制定营养物标准;进而提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