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提交的文物保护、文物研究论文67篇,内容涵盖金属文物、石质文物、纸张、纺织品、竹木漆器、彩绘壁画、古建筑遗址等不同质地的文物保护研究与分析研究等。
本书所讨论的云、网络和数字技术问题不仅仅是文件/档案领域对快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做出的回应,更可以看作文件/档案学术群体在新的时代和技术背景下对本学科、本领域的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译集中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和社会思想快速变化的今天,只有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角色定位,不断拓展和创新我们的理论和
《资料员速学手册》第三版是“建筑工程业务管理人员速学丛书”中的一本。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资料管理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料员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能否有序、高效高质地完成。本书从施工技术、测量、物资、记录、试验、验收、竣工、监理等各方面介绍了施工现场资料管理的基本内容,操作性、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本书以笔记
天津博物馆论丛(2017-2018)
托马斯·F·密勒和约翰·B·鲍威尔于1917年6月9日在上海共同创办了《密勒氏评论报》,从而开启了美国专业报人在华办报的历史。《密勒氏评论报》是一份引领了中国周刊时代的“政治和财政之周刊”。在刊行的32年里,刊物历经了密勒和鲍威尔父子三任主编。它一开始就宣称自己遵循美国的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刊物主编
全书为三部分,分别为理论篇、实践篇和附录篇。单看这三部分的组合,似乎没有新意,若能连贯读去,大概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任务,新闻传媒专业也同样如此。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类型的院校更应有各自不同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更需要思考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与新路径,因此
作者是正式科学交流系统的重要主体,作者之间的引用是正式科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代表着知识在不同科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代表着知识在不同作者之间的有序流动。《作者引用网络模式与功效研究》试图在理清作者引用网络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作者引用网络的内在模式,基于模式决定功效的理念,详细探究其外在功效,使得对作者引用网络的研究成为
本书为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的一个专集。在学术评价、期刊评价以及期刊研究方面,朱剑先生素有研究,见解独到,可以说,他的文集代表了相关方面研究的高水平。本书分为上下编,共收录了16篇文章。上编“学术研究谁人评说”围绕学术评价、期刊评价与评价体制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现今学术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学术评价和期刊
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丛书之一种,本书汇集了2015年第1期至2017年第4期《澳门理工学报》中“总编视角”专栏的文章,旨在探讨学术期刊发展现状、路径等问题。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总编视角”专栏文章结集。《澳門理工學報》是澳門理工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1998年創刊。“人文社會科學版”為中文版,季刊,大16開本,
编辑哲思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