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浙江省内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深入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课程改革实施、一体化教研科研机制,为畅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奠定实践基础。本书系统论述了人才培养标准、方案、课程改革实施、教研科研机制及课程质量监测制度,为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
《世界湾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是由深圳社科院组织编写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该项目旨在通过建立世界湾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纽约、旧金山、东京、粤港澳等世界知名湾区的发展水平做出测评,形成世界湾区发展指数系列研究报告,计划每年出版发布一册,并不断积累形成品牌效应和国内外影响力。本书是系列的第三本。
作为一个困扰全球经济发展的老问题,全球经济失衡在某种程度上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要素失衡和利益分配失衡。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失衡加剧了国际经贸争端,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发生解构与重塑,拉动世界经济与全球贸易实现再平衡。在此背景下,本书基于“全球经济失衡—价值链重构—国际贸易争端”这一研究思路展开,以期深入认识
本书着眼于当今经济史学人的治学需求,全面回顾了经济史学发展史,总结了研究方法论之大要。传统形态经济史学的产生,以中国为典型,发端于西汉司马迁所著之《史记》,成型于东汉班固所著之《汉书》。现代形态经济史学以西欧为典型,发端于16世纪的荷兰,成型于两百年后的英国。两个传统的合流,形成了今日经济史学的主干。作者积六十余年研究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是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主办,主题集中于中国历史上的经济与社会专题研究。该书自2016年起已在我社出版5辑,本书为第11辑,分为“财政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生活习俗”“明清佛教与社会”“学术评论”五个专题。收录22篇文章,全书共30余万字。作者分别来自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古丝绸之路中段,是最早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吉两国经贸等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入,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经济社会的深入了解的诉求也日益紧迫。本书旨在对独立后的吉尔吉斯斯坦经济转型脉络进行较为系统性的梳理,为深入了解其经济社会转型,促进中吉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较为详实的资料参考。作者曾多次赴吉尔吉斯
本书拟围绕地方科技创新平台治理这一主题,在梳理基本概念、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当前地方科技创新平台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逻辑意蕴,并总结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典型地方科技创新平台的治理模式和治理经验。以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治理模式,构建地方科技创新平台治理效能评价体系。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区域不平衡,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区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书从理论基础和案例研究两个角度,探讨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首先,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创新系统和欠发达地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构建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
本书收录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撰写的38篇时评文章,专家学者紧扣“两会”脉搏,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讨论。
本书主要对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自2018年建立以来,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经验、模式等进行梳理分析和系统总结,为关心、支持珠三角地区和广东省发展的社会各界提供示范区建设的实情概貌,为政府部门深化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体系提供决策参考,也为行业人员开展珠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