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拟与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共同创办以中国古代散文为研究对象的大型学术集刊。本书是第八辑,分为“特约专稿”“文体研究”“大视野”“文学思想研究”“思想史研究”“散文研究文献考述”等七个栏目,从上古文学生态论,甄别名实思想与中世文体学、文本论,文学文化史观,文体研究、文体学研究,政治视域
本书通过整理、分析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其版本进行系统梳理,认为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作为张华《博物志》的续作,是承接中古时期与明清时期博物学发展桥梁的奠基之作之一,是宋代博物学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因此研究《续博物志》十分必要,尤其是要考察清楚这部著作在宋代博物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使宋代博物学图景再次深刻地展现在今人眼
我国拥有着悠久、厚重的博物学传统,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诗经》到西晋的《博物志》,大量的中国古代博物学家对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风土、人情等都做了深入的解读。 古诗词则是我们给孩子打开这个神秘东方博物世界的一把钥匙,因为它们不仅用灵动鲜活的笔墨给我们现代人展示了艺术的魅力,更盈溢着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
本书以现代新诗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由民间化导致的现代化和反现代化的趋向探讨为中心,以现代新诗的自然发展流程为线索,选取与民间化思潮相关的典型诗歌理论、诗歌流派、诗歌团体和诗人作品展开研究,探索民间化思潮在新诗现代化进程中对其形式本体和精神本体的阶段性影响。本书主要观点:1.现代新诗的民间化思潮与现代化进程是相互关联的。3
本书是关于《红楼梦》和昆曲的通俗性论文集,分为红楼篇和昆曲篇。 本书对打开《红楼梦》的钥匙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书中主要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刻画,黛玉突出灵字,贾宝玉突出奇字,宝钗则隐藏在其中一篇论文中。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我国家喻户晓,影响很大,论文充分肯定电视剧编导的成绩,一一指出其中的闪光之处,同时对某些
本书从西方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探求红楼人物刻画的深刻性,从而证明了曹雪芹的创作天才是世界性的。书中的论证中西互参,同力协契,做到深入浅出,在融合哲学与文学之不同方式写作的方法中,呈现红楼人物心理及人格的真实性,即呈现《红楼梦》创作的纯洁性。作者借鉴了潘光旦、张爱玲、余英时等学术前辈的指导思想,并以本书纪念优秀的人类学学者
破裂与弥合: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中的婚恋关系
本书为《南开诗学》第4辑,分为“诗人研究”“诗学理论”“诗人自述”“诗学文献”等五个栏目,主要关注古代诗学、词学发展等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成果,如通过对龚鼎孳、张维屏、谭献、郑文焯、朱祖谋的研究,呈现了清代以来诗学、词学的丰富内容;聚焦百年来新诗研究成果,既以穆旦和屠岸为例,再现诗人的心态、创作和美学理念,也以新诗派别、
本书以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为主,精选先秦至当代多位诗人的豪放风格诗词歌赋200多首,每首诗包括“作者简介”“诗歌”“注释”“简析”和“最豪放名句”五个内容,以作者年代和创作时间先后为序编排。作品参阅作品文献上百部(篇),博采众长。创新之处有:一、时间跨度大,从《诗经》至当代著名诗人;二、赏析力求用最少的文字理解
《古诗词里的历史》收录40首和历史主题相关的典型古诗词,例如:《越中览古》《出塞》《赤壁》等包含历史典故和历史故事的经典古诗词,诗词后包含近80个拓展知识点,借古诗词梳理一些孩子应该了解的历史知识和故事,如管鲍之交的深情厚谊,负荆请罪中的知错要改,精忠报国里的义薄云天等。每首诗下都为孩子配有浅显易懂的注释,对诗词中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