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研究》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栏目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在海内外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是广大诗歌爱好者和广大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唐末五代陇蜀浮世叙》从王仁裕生平世系入手,总揽他在唐末五代陇蜀地域的创作情况,对叙写陇蜀浮世生活的诗歌、笔记小说创作进行了专门考察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还兼顾了王仁裕其他的散文创作之于陇蜀地域的描写。而后把探究视点深入到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玉堂闲话》和《王氏见闻录》笔记作品内部,对其描摹唐末五代陇蜀浮世生活做了细致
20世纪是中国现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废名以独特的生命经历和人文姿态呼应时代大潮一20年代,撑起-片现代人文主义的文学天空;30年代,他笃信佛学,回归传统,沉迷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探索;40年代,他被战争抛入社会底层,省察民间、体恤民情、思索民生,主动完成了由新文学作家向儒学知识分子的转变。 废名以一个孤独的存在,为我们
骈文是一种深受中国人审美观念支配,符合汉语语言形式特点,从中国语言中内生出的美文,它本身所具有的对称美、典雅美、色彩美、建筑美、音乐美,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意蕴。骈文的极盛期在汉魏六朝,唐、宋为其蜕变演化期,元、明而呈现衰颓迹象,至清代而出现全面复兴的态势。它的产生、发展与盛衰,也无不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
这是谜语大王和多次获奖插画家联手为孩子创作的谜语图画书。全书300则谜语,涵盖动植物知识、生活常识、科学技术、地理知识等,让孩子认知思考;通过谜语中常用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提升表达力与想象力,还可以给爸爸妈妈讲一讲呢。每页谜语的答案都隐藏在对页的插图中。遇到难题,可以根据图中提示解迷。孩子还可以通过50幅精美手绘插图来玩
本书试图将黄人《中国文学史》、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来裕恂《中国文学史稿》等20世纪初期编纂的中国文学史置于彼时文治背景下,考察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如何借用“文学史”框架梳理历代文学的衍变,如何藉此寻求中国文学史的编纂与传统学术、西学知识的有效衔接。尤其是,着重探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与近代学制改革、学
《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系年:1682-1702>时间范围以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为上限,康熙四十一年(1702)为下限,历时21年,收录《燕行录》作品39种,以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本事及创作时间为重点考察内容,通过对以使臣为媒介的中朝诗歌交流实况的系统考察,透视清代中朝文化交流风貌。本书所言“朝鲜”,指朝鲜半
这是一本继承中国传统摘句批评的传统,以唐宋诗歌名句来透视中国文化精神的鉴赏书。强调中国人的灵性表现。“一草一木栖神灵”(唐·沈期《范山人画山水歌》),一草一木都有生气,中国的画论、山水论都讲到人与自然之间深切的缠绵的感情,有相通的价值,相通的赤子之心。这也就是中国的诗歌智慧。唐人这种魅的世界,创造了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生命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优秀诗歌和散文。作者感恩时代赋予的幸福生活,将工作和生活中的见闻以及感想用文字梳理、编织成一首首跳跃的音符。文章内容质朴,情感真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感染力,能引起读者对生活、对自然、对亲情的关注和共鸣。
《中国传统文论与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及发展研究》主要从五个维度展开:前沿追踪、典籍研读、创造性转化与发展、核心价值观涵育与文化自信建构、其余相关话题思考。通过跨学科研究推动学术创新,一方面在“对话”中开拓当前中国传统文论研究的新空间;另一方面寻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研究阐发来激活传统,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