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一门爱智慧、尚思辨、运用抽象的逻辑概念追问宇宙、社会和人生奥秘的学科。然道不可坐论,理不可空谈。实践是人本源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尚思辨的哲学若离开实践便容易沦为一种空洞的理论。因此,哲学不单纯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生命存在的当下参与,必须由理念世界、理论世界回到活生生的生活世界。本书由“‘游’与‘游戏说’”“激
哲学直觉是哲学概念归赋的直接呈现,是直接把握抽象的哲学对象的能力;哲学家使用直觉概念没有特权;哲学直觉在当代哲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可以捍卫直觉证据在当代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现有检测“知识归赋直觉”的最佳方法是收回知识宣称方法;用自我击败论证、先验知识论证和对比知觉论证可以为直觉在哲学中的证据地位作辩护;哲
本书围绕当代精英青年所关心的话题展开。作者经营知识星球社群"花神妙华云境”8年,几乎日日与都市高知精英青年线上交流,由此对这一群体的所思所想、痛点迷茫有深刻感知。本书即为解决这一群体的痛点问题而作。本书第一章介绍对人性的认识和对人情世故的习得;第二章讲述职场修炼之法;第三章关注情感婚恋中的博弈部分,包括如何对自身情况进
书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介绍公共行政学中的批判理论成果,揭示其思想渊源、学说特质与理论贡献;其二,清理公共行政领域中批判理论的问题线索与发展脉络,初步形成一个有效的理解框架。研究主要立足于学术史与文献分析,在广泛收集重要论文、著作的基础上,对公共行政学中批判理论加以分类、概括与解释。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多元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TsinghuaStudiesinWesternPhilosophy)以辑刊的形式每年出版两辑(每年6月底出版夏季号、12月底出版冬季号),每辑30-40万字,接受海内外学者在西方哲学各个学科领域内的历史性或系统性研究的或以中西哲学会通为主题的高质量专题学术论文(10000-15000字,编辑许可
罗洛·梅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以探讨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主题的美国存在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主张自我选择的研究取向。他的20余部专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带给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启示。《存在之发现》的主题是探讨经典的存在主义思想与精神分析的关系,具体说是讨论克尔凯郭尔、尼采和弗洛伊德等人观点的
“精神”问题是建构现代性的一个基本问题。以现实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关于精神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的思想资源与理论财富。与注重主观体验和逻辑分析的精神理论不同,在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域中,马克思开辟了一条新的精神理论道路。研究精神问题,如果脱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框架,就容易忽视实践
本书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研究荷马史诗的伦理思想与政治思想。第一部分论述叙事理论:(1)叙事(narrative)本质上就是讲故事(mythology),荷马史诗所讲的故事就是神话(mythos);(2)一般认为神话与论证(logos)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其实“讲故事”最初就是神话(mythos)与论证(logos)的合体
该书为作者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6月)。秉志(1886—1965)是中国第一代职业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特邀人士,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科学救国和科教报国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家之精神”思想。本书严格以秉志论述和客观史实为依据,从秉志“科学家之精神”思想的生成语境、发展演进、内涵体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通释》(以下简称《通释》)则是对恩格斯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解读和阐释。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对中外学术史上的相关学术争论进行梳理和透视,并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贯穿的基本结构和核心线索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