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教育界、出版界、艺术界等社会各界杰出代表人物的新闻访谈,记录了新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杰出代表人物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所留存的时代印记,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和思想精神的追求,展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传递出正能量。同时,作为一面面镜子,也映射出我们这个时代改革开放、前进发展的时代影像。
本书以人物访谈形式近乎原生态地记录了25位普通的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的生存故事。他们家庭背景不同,从业机缘不同,经历和情感也不同,他们是中国数百万外卖行业从业群体的一个缩影。为真实反映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作者先后采访了近百名外卖小哥,并且多次深入外卖站点,实地观察、体验,保证了本书最大程度的客观和真实。本书以人
本书收集了70个“新中国第一”亲历者的故事,包括新中国使用的第一个法槌、第一件专利证书、第一所希望小学、第一堂太空课、首次跨境申遗、第一批气象预报员、第一根重型钢轨……本书主体内容均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许多当时风华正茂的建设者已至耄耋之年,更显出本书珍贵的资料性价值。70个“第一”,代表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
本书展示了多位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如:乳腺癌康复者郭丽英创办了深圳市凤凰涅艺术团,为癌症病友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激励他人的平台:周妍作为一名“外来媳妇”,却克服语言障碍,最终成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骨干,推动了当地的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石欣作为救援志愿者,20多年来在灾难现场无数次逆行救援;等等。这部报告文学集里的文章涵
为了更好地传播好人故事、弘扬好人精神、培育好人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由邯郸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邯郸市“河北好人”风采录》。本书按照邯郸市“河北好人”人物上榜时间,收录了2016年至2023年间142名邯郸市“河北好人”的先进事迹,通过简洁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这些好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故事。本书记
全书分为六个篇章,以第三人称的笔法记录了百年义顺的故事,多视角、多维度展现义顺的百年历史,揭示百年义顺之所以能蓬勃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商业智慧。本书既是义顺企业对外宣传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企业内部员工凝心聚力的教科书,同时担当着家族文化传承的使命。全书深入浅出,用典型而又有血有肉的故事回溯百年义顺发展,讲述
本书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记录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女儿的成长故事。作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筚路蓝缕”记叙了作者乘改革开放春风,通过自身努力,从浙北一个小乡村来到了大城市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历程,突出了坚忍不拔、团结博爱的精神和不被困难所吓倒的勇气。下篇“蒙以养正”,主要记录女儿成长和求学的点点滴滴,介绍了女儿在国内学校奋
本书描述了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引人注目的丰硕成果。作品宽博苍茫而细微如沙的叙述风格,融自然地理、生物科学认知与历史根脉、社会人文、现实及哲思与一体,是一部纪实与文学言意兼得的生态资源读本。该作品呈现了一份“中国精神”,谱写了一份“中国方案”,并将成就一部瑰丽的治沙史诗。
本书稿真实地呈现了“悬崖村”所处的恶劣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反映了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悬崖村”村民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在基层党员干部的精准帮扶下,转变思想观念,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养好山羊,种青花椒、核桃、油橄榄,建起方便出行的钢梯,发展旅游业,狠抓教育,找到了适合
文学翻译“金桥工程”(第三辑)《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2)》该书稿根据花城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版、2019年5月第6次印刷本翻译。本书稿对建设港珠澳大桥这一标志性国家工程进行了生动描写与场景再现,作者历时5年,走访130余人,到京粤港澳各地深入采访了方案构想者、项目管理者、大桥建设者等多位亲历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