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中文学报(第6辑)》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学术交流,特别关注与展示中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里的研究新成果,追求学术品位与研究价值。《厦大中文学报(第6辑)》主要关注厦大中文百年、外国文学研究、语言文字研究等。文章均切合学术前沿问题,值得参考和借鉴。
中国文学黄埔军校鲁迅文学院课堂精华,二十五位文学大家现场分享 邱华栋主编,王蒙、张炜、阿来,贾平凹,毕飞宇等名家在鲁院讲座的讲义合集。
本系列图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成果的主要载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部分最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丰富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全书选取1993~2002年十年间,中国社会科
《国际学院URP文集11:国际学院URP研究成果论文集》为国际学院学生基于科研实践撰写的论文集,这些科研实践是根据学校的本科生科研实践计划开展的,《国际学院URP文集11:国际学院URP研究成果论文集》本次出版论文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宏观经济政策、投资、教育、农业供应链、社会满意度等。
《古典学评论(第5辑)》文章共21篇,内容集中于以下几个栏目:中西古典学栏目共有6篇文章。杨俊明、陈瑞娜的《马略军事改革新论》重新审视马略军事改革,认为马略的全面改革提高了战斗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共和末期个人的独裁,这与共和国的衰亡和帝制的建立不无关系。何立波的《从imperium到auctoritas:论奥古斯都对元首制
《中国文学史》这是一本zuihao的中国文学入门书。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zui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或许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或许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它有活泼的生命力、有效治学的方法、令人眼睛发亮的顿悟。一本好的书,它本身
本书是民国著名藏书家、作家周越然的杂文集之一,本书中的文章为作者在读书及从事出版工作中所得到的经验,以及和文化名人交往的回忆。作者不但是知名的藏书家,还精通英文,这让他对国内外的文学及学术作品都很了解,此外,他还与许多当时的文化名流来往密切。这样的经历不仅让他见多识广,同时也让他洞明事实,从而发表了很多读到的见解,例如
《中国研究》是由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现已出版22期,本辑为第23期。多年来,《中国研究》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为全球中国学界的交流和沟通搭建平台,促进中国研究领域的日益精进。其已形成较为规范的审稿制度、编校制度,并拥有较为固定的编辑团队;同时该集刊拥有固定、有特色的栏目,且每期均有鲜明的
《游走于中西之间:张西平学术自选集》收入张西平教授避选的30篇论文,大体反映了他在几个学术研究领域从事跨文化与比较文明研究的成果。自20世纪张星娘、冯承钧等前辈开创中西交通史研究领域以来,中国学术界不断推陈出新,成果显著。张西平教授的这本论文集反映了这种历史进展的一个侧面。
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是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等单位协办,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中推广的公益性读书活动。自2009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至今已经走过整整十年的历程。十年来,读书活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