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作者根据最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绝密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本书挑战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布什政府试图结束冷战、保全苏联作为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伙伴的复杂游戏。 作者着眼于事件
“中外廉政制度与文化比较研究系列”选取了6个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即素称发达的美国、经历过深刻变革的俄罗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和新加坡、老牌工业强国德国以及廉洁程度广受赞誉的北欧地区,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廉政制度与文化深度挖掘,结合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廉政制度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本套丛书从比较研究
本书为《邓小平时代》《日本第一》作者、哈佛“中国先生”傅高义日本研究经典著作,聚焦日本社会,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深入探讨日本中产阶级的作品,细致而全面地描绘了日本工薪职员和他们的家庭的生活,刻画了1960年代日本的社会经济转型情况。1958年至1960年间,傅高义在东京东部市郊的M町社区展开田野研究,与六个丈夫是拿固定薪
本书以“俄罗斯心灵”为核心,在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宏观视野下,将俄罗斯中央黑土区一个村庄的社会与文化变迁作为叙述主线,展示近代以来的俄罗斯社会变迁与社会重建的风貌。作者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以民族志的方式呈现俄罗斯社会生活及其变迁,不啻为中国社科界俄罗斯研究中的一次开创性尝试和探索。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看到“俄罗斯心灵”并非
拉美左派群体性崛起是拉美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拉美左翼的发展也是拉美政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二三十年在拉美出现的左翼和社会主义思潮,探究拉美左翼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主体、主要主张和特点,及其对拉美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拉美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
2016年11月,由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及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2016年大选与美国内外政策走向”研讨会,本书是一年一度的中国美国学会的年刊,在全国美国研究学者的共同参与下,年刊汇集了美国政治与2016年大选、大选后美国外交战略走向、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等文章,另有著名美国研究学者的笔谈,普及
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涉及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等各个层面,是每个国家处理国内政治事务时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界长久以来研究的热点。研究墨西哥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是考察该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书通过考察墨西哥自1917年颁布现行宪法以来到2012年革命制度党再次上台执政近百年间的政治权力纵向分配观察墨西哥在
本书描述的是日本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跃升为世界强国的,但与主流理论不同,马克弟注意到的是生命与劳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将视线集中于权力中心的外围中国苦力、日本皮条客、被拐卖的日本女性以及穷困的朝鲜佃农,这些身体为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能量和劳动剩余价值。他区分出了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捕获、征用生命与
聚集了欧洲大多数小民族的中东欧地区历史上曾是文明冲突、融合与交汇之处,它比欧洲其他地区经历了更多历史风雨的吹打。奥匈帝国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典型的多民族大陆型帝国,其民族构成和分布具有内在的特殊性,这决定了帝国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奥匈帝国把民族关系治理作为帝国治理的优先目标,从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结合的
《黑旗:ISIS的崛起》一书深入描述了ISIS奠基者扎卡维如何将一个从约旦黑狱中走出的组织,发展为足以操控全球60亿人心理恐慌的中东幽灵,同时首度揭露了小布什、奥巴马的接连军事误判,如何帮助恐怖组织ISIS一步步发展壮大。 当1999年约旦政府特赦一批政治犯时,没人意识其中那个名叫阿布·穆萨卜·扎卡维的男人,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