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经、史、子、集四部编排,基本上做到不遗漏各家代表作。
本书分“概览”和“会通”两编。前者由一点生发开去,重点讲述国学的概念、学法、精义、价值、落实等方面。后者由各点汇归原点,重点讲述宗经明道、天人合一、万法平等、中和之美、转凡成圣、无为而治、协和万邦、止于至善等方面。具体讲述中,往往相互涵摄、相互渗透,在在彰显大道至简、一多不二的圆融智慧。
在陈卫星、邹壮云、璩龙林编著的《中学与西学--清末民初国学思潮的历史考察》中,“中学”或“国学”,显然不单指一般意义上的“国故学”或“国粹”,不只局限于“传统学术”,而是指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思想:而“西学”也不仪指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是指包括西方科学技术在内的西方的文化、思想、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关注对中国文化思想产生
本书主要是从古文献、史书、文集中,将分散的零星的有关资料,选取优良底本,集中进行加工分类,既有历代统治者的言论,也有兴亡历史事例。是研究新旧政权更替时期社会文化制度转型的宝贵文献。有历史的经验,也有历史的教训,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书包括国学入门、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欣赏、中国舞蹈欣赏、中国画欣赏、中国书法欣赏等6篇,每章均包括概述、该门类艺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发展、该门类艺术精品赏析三个板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它不仅是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见证、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当今职场人士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学习国学,擢升智慧,滋养心境,互为渗透,也获心灵共鸣,铸就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感悟国学智慧争做优秀员工》由李力名和马荣娟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一部,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先生自谓:“论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国世族起源及西迁,古代疆域,宦学制度,自谓甚佳”,它已成为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是研究上古先秦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全书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设施的成败得失
吕思勉推崇顾炎武的“闳雅”、钱大昕的“渊博”、戴震的“论证”和章学诚的“辩答”。他所著的史,史实扎实而精确,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叙述清楚,见解独到而精辟。《两晋南北朝史》充分体现了吕先生的著史特点。本书是吕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是研究两晋南北朝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对专业研究者及一般读者皆有裨益。
《中国断代史·清史卷》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为学生讲授清史的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孟森先生在利用《清实录》、 《清史稿》的同时,又兼采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通过对各种史料的鉴别、考证, 在全书“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部分内容中厘清了清 代种族及世系,揭示了
隋唐承载的是中国人的醺梦。 《大师的国学课(11中国断代史隋唐五代卷上下)》是吕氏四部断代史的末篇。上下卷千余纸页的文 字,既见证了隋唐五代的繁兴,也饱含了史家独钟的缱绻,是览怀隋唐五代历史不可多得的史家巨著。 《大师的国学课(11中国断代史隋唐五代卷上下)》由吕思勉所著。